《资治通鉴》是宋代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及其助手历时19年编写而成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的真谛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以“礼治文化”为中心,以“名份论”和“才德论”为基本点。
《资治通鉴》第一篇“臣光曰”就奠定了全书的理论基调。司马光指出,作天子的最大的职责就是维护礼的神圣性。而恪守礼的关键在于维护名分的合法性。“礼”就是传统社会的纲常,“分”维护的就是统治的合法性,“名”则是安定政治秩序的关键。“名”是身份的表称,“分”是欲望的限度。有什么样的身份,就只应享有什么样的待遇。“名分”就是一道无形的藩篱,它告诫社会各阶层:千万不可超越礼。
概而言之,中国传统社会维护的是一种差序格局,司马光认为“礼”是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法宝,礼乐教化、纲常名分是国家兴衰成败的关键所在。
礼治的践行有赖于为政者才能和德行的匹配。为此司马光提出了自己的才德论。司马光认为“才”与“德”是不同的两回事,而世俗之人往往分不清,一概论之曰贤明,于是容易看错人。由此司马光指出了一个让人沉重的历史现象:“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
司马光指出:“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资治通鉴》开篇所记载的三家分晋的历史背后,恰恰就存在着一个才大于德的典型人物智伯。所以司马光在其第二篇“臣光曰”中就提出了一个貌似很极端的用人观:“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
(《学习时报》1.11 丁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