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7年01月10日 星期二

    将青藏高原研究推向卓越

    《 文摘报 》( 2017年01月10日   05 版)

        两排书架、一张办公桌、一台电脑、两把椅子、一张沙发——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中科院院士姚檀栋的办公室几乎没有一点多余的装饰,简单得近乎简陋。

        “这样挺好。做科研,够了。”姚檀栋说。

        因为获得瑞典人类学和地理学会颁发的2017年维加奖,这位极低调的科学家突然成为焦点人物。这多少让他有点不习惯,“打电话来采访的我只能回复几句,能推的我都推掉了,别影响正常工作”。

        “这个奖自建立以来一直颁给西方人,我的一位合作者曾得过,他是国际地学领域的‘大牛’,我从未想过自己也能得这个奖。”正因从没想过,姚檀栋差一点错过维加奖——2016年12月17日,刚从美国旧金山参加学术会议回来的姚檀栋到办公室打开电子邮件,发现有两封来自瑞典人类学和地理学会主席斯登·汉戈伯格的邮件:第一封是12月15日发出的,通知他学会的颁奖决定,询问他是否愿意接受维加奖。因为没等到回信,斯登·汉戈伯格12月17日又发了第二份邮件,希望他马上做出决定。

        在姚檀栋看来,维加奖虽然颁给个人,但却是中国青藏高原研究群体效应的体现,代表着国际地理学界对中国青藏高原整体研究水平的认可。中国的青藏高原研究起步晚,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为国外所知,“这几十年来,我们发展得很快,目前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研究已经处于国际第一方阵。这包含着刘东生、施雅风、孙鸿烈、郑度、李吉均等几代科学家的心血,是众多青藏高原研究者共同努力的结果”。

        与很多其他学科不同,地学研究寂寞而辛苦——它需要研究者长时间的实地调查和知识积累,“冷板凳”要坐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风餐露宿更是地学家们的家常便饭,有时还要冒生命危险。在青藏高原开展研究更是如此,科学家们要在最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揭开自然的奥秘。

        但姚檀栋却从不以为苦:“1978年我大学野外考察实习第一次到西藏,在我看到冰川的那一刻,我就深深地爱上了这种独特的景观。”这种热爱,历经40多年,从未衰减。

        年轻时,姚檀栋最感兴趣的是青藏高原的冰芯,“它们是地球历史最重要、最客观的书写者之一,忠实地记录着地球环境的变迁。”

        钻取冰芯的过程既艰且险。跟随姚檀栋的学生曾这样描述:登山路上,每走一段就会看到一个小牌子,上面写着遇难者的名字和生命“凝固”的日期。风雪呼号中,谁也不知道脚下有没有夺命的裂缝。姚檀栋说,科学家虽然有自己的兴趣,但也要满足国家需求、履行社会责任。“气候变化对环境影响的研究日趋重要,了解过去,才能预测未来。无论是国家、还是社会公众,都希望科学家能够及时提供相关知识和信息”。

        姚檀栋热爱这份工作,他为此倾注了所有心血:“青藏高原作为‘第三极’的主体都在我国境内,我们理应朝着卓越成果的目标前进!”

        【维加奖】设立于1881年,每三年在全世界范围内对杰出的地理学科学家进行海选后评选出一名获奖者,由瑞典国王颁奖,有“地理学诺贝尔奖”之称。姚檀栋是首位获奖的中国科学家,也是获此荣誉的首位亚洲科学家。

        (《光明日报》2017.1.6 齐芳)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