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12月31日 星期六

    2016 全球的“变”与“治”

    《 文摘报 》( 2016年12月31日   03 版)
    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举行仪式,欢迎杜特尔特访华
    12月6日,脱欧支持者在英国最高法院外焚烧欧盟旗帜
    12月9日,得知大选结果而兴奋异常的特朗普支持者
    恐怖组织“伊斯兰国”(资料图片)
    朴槿惠发表讲话,为“闺蜜门”道歉

        时光如箭,2016年走到了岁末年终。一年中所有跌宕起伏的“变”和激奋人心的“治”,都将成为一张张历史的标签,存入历史的记忆。

     

        英国退欧 全球化遇阻

     

        6月24日,英国退欧公投以令人惊讶的51.9%赞成、48.1%反对的结果,宣告英国民众最终选择了退出欧盟。这不仅开启了欧洲一体化的反向进程,也将涌动已久的“去一体化”“去全球化”和“反精英”潜流显性化。

     

        英国退欧绝非偶然。历史上,长期孤悬海外的岛国地理位置使英国坚持“均势政治”的对欧政策,“光荣孤立”的传统心态和思维习惯,成为英国退欧天然的民意基础和土壤。实用主义的考量也使英国社会对欧洲一体化始终三心二意。一方面,英国人认为,作为欧盟成员的英国无法行使边控主权以控制和阻止大量中东欧移民的涌入,而他们分了社会福利,抢了就业岗位。另一方面,英国人觉得英国向欧盟缴纳的费用过多,一直当净贡献国不公平。同时,英国政府长期忽视中下层利益,造成社会贫富分化、民意对立严重,导致公投被相当一部分民众视作表达不满和发泄的渠道。

     

        英国脱欧反映的不仅是英国民众对欧洲一体化热情的消退,更是目前欧盟和欧洲一体化面临困境的真实写照:欧盟内部、各成员国内民主赤字日益扩大,欧债危机、难民危机、乌克兰危机、疑欧和信任危机齐聚带来的各国“去一体化”、民粹主义泛滥;为民粹主义和民主形式绑架的欧洲精英,和从欧盟到各国政治领导人的无所作为、得过且过,使其日益丧失对公众的影响力和可信度,在为民粹主义准备温床的同时,也造就了眼下盛行的反精英和塔西佗陷阱,从而阻碍了一体化的进一步前行。

     

        脱欧或许也开启了全球化另一个阶段的转折点,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

     

        美国人制造“特朗普冲击”

     

        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使全世界都大出意外。

     

        特朗普的胜出,主要得益于蓝领工人。他们曾过着中产阶级生活,但全球化发展和美国经济利益分配机制的不合理,使他们的生活每况愈下。贫富悬殊不断扩大,他们的失望转化为愤怒,而特朗普攻击美国自由贸易政策、移民政策和华尔街大利益集团,给他们带来了改变处境的希望,让他们成为最热情的支持者。

     

        特朗普入主白宫必然会带来一些变化。内政方面,特朗普将大幅收紧移民政策、修改医改法案、推进减税措施、重振制造业、阻止美国企业将生产基地迁至国外、放松金融监管、增加军费开支……凡此种种,意味着特朗普在内政上将有一番大破大立,但如调整力度过大、步子太快,将不可避免引起民主党和其他利益受损群体的强烈反弹,加剧美国的政治和社会矛盾。

     

        外交上,特朗普可能会进行适度的战略收缩,很可能奉行有选择的参与和干预战略,同时也会要求盟国更多承担安全责任。在多极化背景下,特朗普不试图巩固美国的单极地位,不积极扩张在欧亚的地缘政治利益,并有可能与中俄等大国达成某种地缘政治妥协。特朗普对借北约扩张进一步压缩俄罗斯战略空间兴趣不大,美国可能减少直至全面取消对俄制裁,以换取俄在其他方面的合作。特朗普还会继续重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特别是经济利益,但谋取利益的手段会有变化。

     

        面对中国,特朗普将追求实际利益,注重“谋利”而非“谋势”。他会淡化对华外交的意识形态色彩,不与中国在西太平洋强力开展地缘政治竞争,也会欢迎中国扩大对美投资。另一方面,意图重振制造业、创造就业机会的特朗普会更看重传统贸易,更多表现出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中美经贸摩擦可能会增大。特朗普决心加大国防投入,可能导致美国对华军事优势进一步扩大。

     

        日本外交高开低走

     

        2016年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复出的第4年。日本外交在这一年经历了“高开低走”的尴尬局面。

     

        今年的外交重头戏是日本伊势志摩举行的西方七国集团峰会。其间,安倍陪同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了广岛,这是他最得意的一场“外交秀”。8月下旬,日本主办的非洲开发会议首次挪到非洲举行。安倍在会上宣布未来3年日本将向非洲提供300亿美元援助,过了一把“财神爷”的瘾。从下半年开始,安倍外交频频亮起“红灯”。先是菲律宾新总统杜特尔特在对华关系上华丽转身,导致日本在南海问题上借菲制华的图谋破产。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完全出乎日本意料之外。尽管安倍屈尊去纽约拜会特朗普,特朗普却不给面子,转身就宣布上任后立即退出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这无异“釜底抽薪”,摧毁了“安倍经济学”的支柱。岁末,安倍精心安排在自己家乡接待俄罗斯总统普京,希望在日俄领土问题上取得突破。但普京从东道主手里拿到3000亿日元的经援大单,却坚称日俄间不存在领土问题,安倍外交再次碰壁。此外,今年安倍集中邀请东南亚多国领导人密集访问日本,形成“集团效应”,制造外交繁荣,展示“俯瞰地球仪外交”成果。但收效甚微,难以真正撬动中国,形成围堵局面。

     

        2016年日本的外交,虽然貌似“地壳变动”般空前活跃,但在主要领域却充斥挫败感,与其外交目标多为南辕北辙。

     

        中菲关系柳暗花明

     

        南海风云之演变成国际焦点,除了菲律宾前政府的错误行为和政策外,主要因素是外部势力的无理干预,美国在其中扮演了主要角色。

     

        随着“南海仲裁结果”出笼,中国外交部等部门就此案程序的非法性及“仲裁结果”的荒谬性都进行了坚决反击,阐明中国的严正态度。

     

        6月30日,在大选中胜出的“黑马”杜特尔特取代阿基诺三世就任菲律宾总统。他一改阿基诺三世对美“一边倒”的立场,对华政策进行了大调整。10月18日至21日,杜特尔特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中国成为其访问的第一个东盟外国家。双方在联合声明中重申,由直接有关的主权国家通过友好磋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领土和管辖权争议。这实际上否定了所谓“仲裁庭”裁决的效力,南海局势迎来重大拐点。中国还加大了对菲经贸外交的力度,为南海局势转圜提供了重要保障。

     

        杜特尔特上台后,菲律宾的内政外交全面转向。在内政方面,他强力推行反毒政策,被西方批评破坏人权,为此得罪美国也在所不惜。为了强化社会治安,他还力推恢复死刑。另外,杜特尔特采取严厉措施打击恐怖势力,希望重建国内和平。在经济政策方面,杜特尔特一改过去依靠海外劳力、服务外包发展经济的政策和谨慎财政作风,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国内产业投资给予更大的重视。

     

        在外交方面,杜特尔特强调独立外交政策,实际上是与传统的亲美政策拉开距离,重点是改善因南海问题而严重受损的对华关系。通过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不但在管控南海争端上达成默契,而且就全面发展中菲关系达成共识并签署多项经贸合作协议。

     

        与此同时,杜特尔特虽然多次宣称要与美国“分手”,但口号多于实质行动。总的来说,通过改善对华关系、平衡各大国外交,菲律宾在杜特尔特的领导下赢得了更多的外交空间与实际利益。

     

        韩总统倒在“闺蜜门”前

     

        韩国政局动荡可能是2016年东亚政治中最具戏剧性、最让人震撼的事件之一。

     

        10月24日,韩国一家电视台揭露,朴槿惠作为总统,竟然将其演讲稿送给没有任何公职的“闺蜜”崔顺实修改。此事一出,韩国舆论大哗。随着媒体报道的深入,更多黑幕被挖了出来。崔顺实不但涉嫌接触机密文件,还干涉青瓦台的人事任命,甚至通过朴槿惠及其秘书要求各大财阀向自己控制的两个财团捐款,她的女儿也是利用特权才上的大学。韩国民众举行烛光示威,要求朴槿惠下台,参加示威的人数也从第一次的近2万名增加到第五次的上百万人。

     

        在民意的压力下,朴槿惠被迫先后三次发表讲话,表示道歉,但只是承认自己没有管理好身边的人。围绕朴槿惠的去留,国会朝野斗争激烈,反对党一度坚持朴槿惠辞职,随后发动弹劾。弹劾案最终12月9日在国会获得高票通过,朴槿惠被立即停职。目前,弹劾案已提交宪法法院,法院将在六个月内做出最终裁决。

     

        在此次事件中,韩国强大的民意是推动政局走向的关键性因素。事件爆发后,朴槿惠在民意调查中跌到了史无前例的4%。

     

        民众的不满有多方面的原因。第一,朴槿惠施政以来,业绩不佳,经济增长率长期低迷,失业率高企,家庭负债数额巨大。第二,“闺蜜门”不只是暴露出崔顺实干政的事实,而且还体现了政治圈与大财团的长期勾结、权贵阶层特权等问题,让韩国民众感觉朴槿惠已经失去了统治资格与能力。

     

        至于朴槿惠的政治命运,目前仍有变数。一方面,民众依然持续示威,宪法法院不得不考虑这一强大民意;另一方面,宪法法院调查案情以及走完程序也需要时间。再考虑到目前法官中保守派居多数,朴槿惠何时正式下台甚至能否下台都还是一个变数。

     

        反恐形势严峻 恐怖主义溢散

     

        2016年全球反恐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重大暴力、恐怖活动接连发生,矛头虽然主要指向美国和欧洲,但也扩展至全球。中东自然是一个源头,不过非洲、中亚、南亚、东南亚乃至澳大利亚都难以幸免。

     

        恐怖组织“伊斯兰国”(IS)今年遭受重创,被击毙的人员已达5万余名,所占领的城市地域大多被当地政府收复。总体看大势已去,但它还在拼死顽抗。

     

        “伊斯兰国”的对策是混杂在平民中,或把平民作为人质、挡箭牌,以阻碍或延迟对它的打击。“伊斯兰国”是人类社会公敌,难逃覆灭命运。但军事打击只是治标,要铲除滋生恐怖主义的土壤宗教极端主义,做到标本兼治,必须依靠综合施策,特别是要推动当事主体阿拉伯国家行动起来,在国际社会的配合支持下,积极开展去宗教极端主义的意识形态工作,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伊斯兰国”的溃败是大势所趋,但极端分子此前已经开始向利比亚等周边国家分散转移,来自世界各地的恐怖分子也开始潜回母国。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纷纷发出恐袭预警,称“伊斯兰国”正策划在欧洲发动新一轮恐袭。可以预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那些被打散和回流到母国的极端势力和恐怖分子以及他们的追随者会更频繁地在世界各地制造更多恐怖暴力事件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展望2017年,反恐形势仍不容乐观。

     

        但是也要看到,国际社会对反恐合作有了高度一致的认识,中东总体上正在走向稳定,伊拉克和叙利亚局势也在逐渐趋于明朗,让极端思想和恐怖主义得以肆意蔓延的混乱环境正在逐步改善,因此从长远看,反恐形势还是有值得乐观的一面。遏制恐怖主义在全球的溢散态势的两个关键是:加强国际合作,坚持标本兼治。

     

        回首2016,国际形势动荡多变,世界发生太多“意外”,正面临开放与保守、合作与封闭的重要抉择。

     

        尽管国际格局重组,世界乱象交织变革,但和平与发展的大方向没有改变。

     

        不少观点认为,全球化目前虽然遭受挫折,但在信息、经济和劳动力相互依存的背景之下,全球化的进程难以停止。全球化不会消失,但它会慢下来,进入重大调整的阶段。伴随着全球调整,全球治理需要跟上。在关于全球化的纠结当中,旧的世界秩序正在混乱与震荡中面临重塑,新的格局也在新生力量的引领下慢慢孕育。

     

        (《新民晚报》12.26 丁纯 吴心伯 吴寄南 胡令远 赵干城 李开盛 朱威烈 李伟建 潘光 吴宇桢)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