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12月17日 星期六

    一杯茶温暖一座城

    《 文摘报 》( 2016年12月17日   02 版)

        □爱酱

     

        凌晨四点,浙江湖州荻港古村,水汽氤氲中,岸上灯火忽暗忽亮,白日喧嚣褪去,小城沉睡未醒。

     

        顺着巷埭河边蜿蜿蜒蜒的廊屋深处,一扇老旧木门吱呀一声被打开。

     

        昏黄的灯光,几只烧得漆黑的老式茶壶,咕噜咕噜地冒着热气。

     

        一位身形单薄的老人佝偻着,不声不响地擦拭一张痕迹斑驳的长桌。

     

        他叫潘平福,今年76岁,一生没做过什么大事,守着一家百年老店,亏本卖了几十年茶,陪着茶馆慢慢变老。

     

        聚华园茶馆,有着100多年历史的老茶馆,从民国初开张至今几经转手,老潘1966年盘下,是第四代传人。

     

        每天凌晨天未亮,老潘就开始了一天的劳作,收拾桌椅,擦拭牌匾,将烧好的开水依次灌进一个个塑料暖瓶,接下来就是耐心等待茶客的到来。

     

        一位茶客提着篮子,篮子里放着茶杯和茶叶;还有位茶客篮子里是一条刚从菜市场买回来的小鱼。他们熟稔地拿出杯子,挂在屋顶垂下来的铁钩上,一切那么自然,仿佛这就是最原本的样子。

     

        天空泛出鱼肚白,三三两两的茶客结伴而来,有逗鸟玩的,有望着河面发呆的,更多的是喝茶闲聊的。

     

        柴米油盐酱醋茶,家长里短找话茬。劳碌了大半个辈子,从风华正茂到垂垂老矣,终于有空闲来这里和老友叙叙旧,侃大山。张妙根,75岁,一份报纸,一杯茶,一晃就是40个年头。杨锦富,78岁,茶杯换了一个又一个,每天风雨无阻。

     

        唠遥远的历史,喝一口热茶,仿佛一辈子酸甜苦辣在茶馆里有了回味。可以说,老潘的茶馆连接了村里的老人和外界,使老人在垂暮之年还能感受到丝丝暖意。

     

        “老潘很厚道”,村里人评价。至今,他的一杯茶始终坚持五毛钱。茶馆最鼎盛时,内堂和外堂都坐满人,随着岁月流逝,不少喝茶老人都过世了,年轻人又对喝茶不感兴趣,茶馆逐渐冷清。老潘不得已开辟一个小地方做理发店贴补亏损。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但目睹老主顾一个个离开,老潘感慨不已,他能做的就是在茶客茶杯浅的时候添上一壶热茶。

     

        茶馆是老人戒不掉的念想,也是老潘安生立地的根本。只要他在,茶馆就永远向老人敞开大门,只要还有一个茶客来,他就会沏好一壶茶,静静候君来。这是他信守了一辈子的承诺!

     

        @爱奇旅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