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10月25日 星期二

    坑老骗局频出是全社会的耻辱

    《 文摘报 》( 2016年10月25日   01 版)

        近日媒体曝出以“民族大业”为幌子,专事坑老的骗局。(见本报3744期二版)设局者通过微信群对老人们洗脑,声称国家解冻数以兆亿元计的“民族海外资产”,只需报名缴纳少量手续费,即可获巨额善款。

        其实,这类把戏已流传多年,但过去骗子以一对一的传统方式行骗,影响有限。而今,借助微信传销,骗子动辄拢聚起几百人。前不久,安徽淮南警方破获了一个此类诈骗团伙,逮捕18名犯罪嫌疑人,案件涉及30余省市上万名受害人,涉案金额达1亿多元。从免费体检推销营养品,到“高回报”投资入股,在近年形形色色的骗局中,老年人不幸成为上当受骗的“高危群体”。

        事实上,在旁观者看来,许多骗子的骗术并不高明,漏洞百出,但见多识广的老人们却像吃了蒙汗药般频频中招掉入陷阱。看似不合情理,却有着内在的逻辑。家庭少子化或空巢,令老人备受冷落,略施关爱与甜言蜜语便让老人敞开胸襟,以身家相许;与社会脱节,又令老人对新技术和“奇技淫巧”缺少识别能力。

        造成当下这种难堪的现实,固然有老人自身原因,但更多也映衬出从家庭到社会,对老人晚年生活的关爱和制度救济的缺失。

        对最弱势的群体施虐,是最卑劣最无耻的行径。但仅仅以道德教化约束行骗者,无疑是与虎谋皮。最弱势的群体总是身处“险境”,这本身就暴露出社会治理的疏漏。因此,对形形色色针对老年人的诈骗活动,必须强化有效打击。

        (《羊城晚报》10.19 阅尽)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