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留存的青铜雕塑不是很多,河北满城出土的长信宫灯是其中较为出色的一件。说起它的历史和发现的经过来,是一连串非常曲折的故事。
西汉初年,汉景帝把儿子刘胜分封在今天的河北满城一带做国王,这一带是先秦时的中山国故地,所以刘胜的封国叫做中山国。刘胜当了第一代中山国王,即中山靖王。他整天什么都不干,就是吃喝玩乐。他和王后窦给命令工匠营造了规模庞大的陵墓,他们辞世后把大量的精美用具一起带进坟墓里,企图在地下继续过这奢侈的生活。由于他们的陵墓保护得很好,一转眼一千多年过去了,都没有人知道刘胜夫妇的陵墓在哪里。
在河北满城县城西一公里多的地方,有一个小村子,叫守陵村,据村里的老人说,他们的祖先早年就是为王侯守墓的。但是年代久远,村里的人早就不知道他们守的是谁的墓,墓地又在哪里。
1968年,这个谜终于得以解开了。解放军某部在陵山这一带进行国防施工,在山顶用炸药炸开了一个口子,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洞口。洞里边是一个大墓穴,大量珍贵的文物就这样被发现了。郭沫若亲自来到墓中,审视文物上的铭文,考证出墓主人应该是西汉的中山靖王刘胜,并指出根据汉代王和王后同墓地而不同穴的制度,附近应该还埋葬有王后。于是又进行勘测发掘,果真又发现了一个大墓穴,还出土了一件铜印,印上有“窦给”二字。无疑,这就是刘胜妻子的墓穴。在窦给的墓穴中,也有许多珍稀文物,其中就包括了这一件精美的长信宫灯。
这是一件实用的汉代铜灯,整体制作为一个跪坐着、双手捧持灯盘的宫女形象。宫女身体是中空的,头部和右臂可以拆卸下来。它的左手握着灯座,托起灯盘,右手提着灯罩,灯焰在圆形灯盘里燃烧,散发出的烟就通过右手排进宫女的体内,避免污染室内的空气。灯盘、灯座、灯罩都可以拆卸下来,灯盘还能够自如地旋转,两块挡光的瓦形罩板也能随意开合,这样灯光就能任意调节照射角度和亮度。可见这座灯在科学上构思是十分巧妙的。
在艺术处理上,这座灯更为动人。它铸造成高44.5厘米的宫女形象,体量合理,身躯上裹着多层西汉初年流行的曲裾深衣,在领和袖口处层次分明,衣料贴身,衣纹历历可数,线条流畅,隐约可辨她美好的身材。而且在身躯下部有衣角伸出,既表现了衣服的修长曳地,又像是一个延伸的座子一般,加强了整件作品的稳定性。宫女的发型是梳着一个椎髻,脸容非常端庄。宫灯通体馏金,金光灿烂,更显得华美。
在宫灯的身上还刻着铭文,共64字,其中有六处刻着“阳信家”的字样。阳信家是西汉阳信侯刘揭的府邸,他被汉文帝封为侯,这件铜灯应该是他家制作的。但在景帝时,刘揭的儿子刘中意犯了罪,刘揭被削除封爵,这件铜灯也被没收入宫,也因此在灯上留下了“长信”的铭文。长信宫是景帝的母亲窦太后居住的地方。刘胜的王后窦给应该是窦太后的亲戚,窦太后特地把这件灯赐予窦给,可见它在当时也是很珍贵的器物。所以,这件铜灯才最后被作为窦给的陪葬物,出现在窦给的墓穴里。
(《中国雕塑的故事》马大勇 山东画报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