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人发现,正在销售的英语教材《大学英语新题型水平测试》下册(第二版)里有错误80余处。教材的出版社工作人员称,正在研究准备通知经销商下架。
近年来,教材常常“出错”。张作霖之孙曾指出,2007年前人教社高中历史教材中“张冠李戴”,张作霖的照片并非其本人,而是湖南督军何海清。2013年,郑州市一位教师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材出错一事,将其告上法院,最终出版社道歉并将教材“下架”。但是,出版社仅仅或道歉,或“下架”,依然不能阻止类似现象时有发生。
教材频频出错,究其原因,既说明缺乏认真负责精神,又说明缺少监督机制。出版流程中的“三审三校”,沦为走过场。
教材不仅是传承知识的重要载体,也是培育科学精神的平台。教材不同于一般读物,是一种能够精准、高效传播知识的纸质媒介,教材一旦出现知识性差错,会对学生造成长期的影响。对于教材出错,还是应该持“零容忍”态度。要严格遵守出版流程,厘清有关各方责任。同时也要建立一整套教材出版责任追究制度。
(《新民晚报》徐新明 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