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09月10日 星期六

    50岁是人生折返点

    《 文摘报 》( 2016年09月10日   07 版)

        ■钟健夫

     

        65岁那年,日本佛学大师松原泰道发表《般若心经入门》,一举成名。从此他一发不可收,年年推出新书,至101岁,著述超过130部。在东京任何一个书店,都能找到他的著作。

     

        松原泰道为何有如此大的成就?他说:“我的人生是从50岁开始的。50岁前,我们基本上是为别人活着;50岁以后,才到了实现自我、创造自我最有价值的阶段。”

     

        关于人生规划,宋代大学者洪迈在《容斋随笔》里提出了“人生五计”:生计、身计、家计、老计、死计。松原泰道深为赞赏。

     

        10岁以下称为“生计”。作为膝下的儿童,父母要视寒暖燥湿之节,调乳哺衣食之宜,想办法让你活下来,所以叫“生计”。

     

        20岁称为“身计”。人活到20岁,身体虽然长成,心智还很不成熟,你不知道将在何处安身立命,你的情感甚至无所归依。20岁的人生是迷茫的人生,失意的人生。

     

        30岁称为“家计”。到了30岁,职业有了,但许多人只能做不称心的工作,你甚至还想回到学校,拿个更高级的文凭,以便有更好的境遇。有人30岁还在寻找理想伴侣。30岁的人生是烦恼的人生。

     

        到了40岁,你处于孔子所说的不惑之年,工作算是稳定下来了,可是工作压力太大了,竞争无处不在。当然,更让你操心的是家庭和孩子。40岁的人生是责任的人生,重负的人生。

     

        50岁称为“老计”。古代的人寿命短,洪迈说:五十之年,心怠力疲,俯仰世间,智术用尽,西山之日渐逼,过隙之驹不留,当随缘任运,息念休心,善刀而藏,如蚕作茧,其名曰“老计”。

     

        60岁称为“死计”。所谓人生七十古来稀,古人60岁就开始计划怎么死了。洪迈说:六十以往,甲子一周,夕阳衔山,倏尔就木,内观一心,要使丝毫无憾,其名曰“死计”。

     

        今天人生70岁很平常,百岁老人也不稀奇,将50岁视为“老计”,60岁视为“死计”,不符合我们的天命和现实,需要修正。

     

        我们到马来西亚旅游时,遇到一位看似60岁的阿伯,他个子不高,一人独游,腿脚灵便,走路比许多年轻人还快。聊起来,我们才知道他70多岁了,到过美国、加拿大,游遍了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也去过日本、泰国、越南、老挝,游完东南亚之后,他要去非洲旅游。我们一同坐缆车到云顶赌场游玩,他省吃俭用,分文不赌,手里拿着一个小本本,走到哪记到哪。他的旅游规划退休前就开始了,一边锻炼身体,一边攒钱——儿子也赞助一些,他计划在80岁之前游遍世界。

     

        根据松原泰道的思想和人生,我们不妨将“人生五计”改为“人生六计”,加上“活计”。即50岁和60岁为“活计”,70岁和80岁为“老计”,90岁和100岁才为“死计”。“活计”者,为真正的自我生活谋划也——50岁之后我们必须反思和学习一种全新的自我实现的活法:为自己活着。

     

        松原泰道的活法,主要是一种达观自在的生活态度。在他看来,要为自己活着,要成就自我,要为没有回报的事情付出无止境的努力,要忍耐和承受身体的伤痛,要对人生的挫败和令人怆然泪下的厄运抱有感激之心,将挫折当作“成就自我”不可或缺的条件。

     

        (《真正人生从五十开始》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