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直没有很好解决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我们继承了民国时期错误的顶层设计。2015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的经费由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共同负担,但是并没有保证各地学校达到统一标准和教育水准的硬性制度规定,也没有将义务教育与乡村建设紧密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两点,也就是默认各地基础教育出现不平衡的状况,并且忽略乡村学校直接辅助农村基层政权的功用,实际上是蔡元培在1912年全国教育会议上所提出的基础教育方案的一个翻版。
代表江浙财团利益的蔡元培可能是因为不太熟悉全国的情况,或者是出于狭隘的地方主义,完全不在意基础教育在全国的均衡发展。他设计并一直延续至今的办法是:中小学教育主要由各地自己负责,而不是像多数发达国家那样,由中央政府来保证每一所学校达到全国统一的经费、设施和师资标准。蔡元培也没有认同梁漱溟、陶行知和晏阳初的下述观点:教育不仅仅是办学校,教育是乡村社会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蔡元培的教育思路和政策应该是民国国家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蔡元培先生的方案本身并不是问题,问题是该方案仅仅适用于社会治理水平业已相当成熟的地区,比如江浙和其他富庶省份的中心地区。按照这一顶层设计,教育先走一步,在落后地区起到拉动社会发展的作用,就完全不可能实现。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必须以举国体制办乡村教育,否则我们将不可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水平均衡的中小学体系,让落后地区的农民子弟享受到高质量的免费教育。
(《北京青年报》8.28 彭小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