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唯物史观的理解中有一种传统式的“童话史观”或者叫“神话史观”情结,就是把历史上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的过程,说成是笔直前进、一路奏凯、没有曲折、毫无遗憾的简单过程。比如,以往有的史学研究轻易把人物脸谱化,把事件标签化,就代表了这样一种“童话史观”。
“童话史观”是在思想比较封闭的情况下形成的。思想一旦开放了,各方面的历史资料也都开放了,大家可以直接去考察过去一些东西的时候,有人发现事情并不像过去听到的和看到的那么简单、那么纯粹、那么单一,有时甚至会发现一些负面的或者反面的现象。由于思考历史的方法还不成熟,有的人就受不了,思想就混乱了。而“碎片史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流行起来的。
按照“碎片史观”,任何人从任何一个角度发现任何一个材料,都可能以偏概全,以为这就是历史真相,像盲人摸象一样。当人们看见的仅仅是一些细节(这些细节也可能是真实的、具体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脑子糊涂了,忘记了历史是有大趋势、有规律的,就会出现历史虚无主义。不要以为,历史上犯过错误的人,就没有一点贡献;现在正确的人,过去就不曾有过错误和动摇;似乎好人从生下来第一天就是好人,坏人也是从外表到骨子里都是坏的。就是说,当“童话史观”遇上了“碎片史观”,就可能会发生逆转,是非颠倒,丧失了历史的尺度。
在“童话史观”中,历史好比是摆出来的一桌美酒佳肴。但真正的历史却并不只在酒席桌上,而是在厨房里。如果你去过厨房,就会看见那里头也是茫无头绪,一片忙乱,并非始终有条不紊、干净整齐的。我们不能因厨房里的细节而否定一桌佳肴;也不要因为有了一桌佳肴,就不承认有过厨房里的杂乱。
把历史说得像童话一样,也是由于对唯物史观的理解不准确、不到位造成的。
(《北京日报》 8.22 李德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