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07月14日 星期四

    文化自信是一种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

    《 文摘报 》( 2016年07月14日   06 版)

        在上海迪士尼乐园正式开业之前,有关迪士尼及其承载的“美国(西方)文化”的争论,又一次触动了国人潜意识深处的那根敏感的“文化神经”。但它只是鸦片战争以来近两百年间从未停止过的“古今中西之辩”中的又一朵小浪花而已。类似的激烈辩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借不同的话题浮现,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里还将换以各种各样的面目持续下去。

        几乎就在上海迪士尼乐园开业的同时,一年一度的上海电影节也在这座国际大都市的淅淅沥沥的黄梅雨季中举行。蜚声海内外的华人导演李安在此期间的一个论坛中也不经意地提到了迪士尼。

        在李安看来,中国文化眼下在两岸三地都有断层现象,而我们这一代人有责任将传统与未来很好地连接起来。

        “美国人老是领导话语权”……但“这个世界并不会出了一个英雄就变成迪士尼乐园”。往长远想,中国文化比美国文化悠久很多,东方民族有自己的情怀和表达方式,但现在还没有变成一种世界语言。这将要经历一个自然的成长过程,不必着急去追逐“超英赶美”的目标。文化需要细火慢炖,不然就变成速食面。中国现在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有庞大的市场,人们也有朝气。

        李安认为,中国人应该找到自己的路,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重要的是,不要用掠夺市场的思维方式去思考,而要思考可以给世界提供什么。

        每个民族都需要一个精神家园,而最强大的认同感和凝聚力恰恰来自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正是基于这样的历史背景,从“五四”到“文革”之间一度看似尘埃落定的“古今中西之辩”将重新成为当代中国人安身立命的一个重大命题。

        古今中西,月亮哪个最圆?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但观察者变了,观察的立场和角度也变了,上一代曾经一致认同的那个答案就又一次被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今天,也许文化的钟摆向西已经摆到了头,正掉头向东摆回来呢!

        在当代分析文化问题,当然还必须加入全球化背景这个重要的新变量。全球化的基本特征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融合。在全球化时代,过去那种单一而纯净的民族文化已经不再可能,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中充满了来自其他民族的“异质文化因子”。

        一种文化是强势还是弱势,首要当然取决于其附着的社会的政治经济实力,但也与这个社会的群体心理有很大关系。要真正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由衰转盛的复兴,第一要务就是先让我们的心态强健起来。这就需要培养一种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这种包容包含了正反两方面含义:如果我们自己的文化是足够优秀的,我们就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外来文化的侵袭;如果我们的文化是有很多缺陷的,那我们就更应该虚心接受和学习外来文化,借鉴它们中好的因素来完善我们自身。历史上的中国人没有因为引进了佛教就变成印度人,未来的中国人也不会因为融合的西方文化就变成西方人。

        与包容的强健心态相反,当一种文化需要靠排斥外部世界来保持自身所谓的“纯净”的话,它一定不是“强大”而是虚弱不堪的;而如果一种文化只有通过仰赖其他文化的承认才能界定自我价值的话,它就失去了独立存在的前提。

        正如李安所说,今天的中国已经有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大舞台,但在讲述动听的“中国故事”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正因为如此,这片“龙的传人”的古老家园需要敞开胸怀拥抱更多的米老鼠和唐老鸭们。

        (腾讯大家6.23 陈季冰)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