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数千万人口的特大型城市,上海急救体系还长期处于需要“救急”的状态,其中最紧缺的正是人才。目前,全市从事院前急救的医师仅千余人规模。相比之下,急救车辆达500多辆,车载装备也符合硬件需求。
根据人员与车辆的配比关系,一辆救护车出任务,必须标配3人:司机、担架员、医生或护士。若作为一个“移动ICU(重症监护室)”,则要配4人。而这些目前远没有做到。更令人担忧的是,最近5年内,上海招收了80多名急救医生,但不少人第二年便告离职,流失率在50%以上。
为了避免这样的“漏斗效应”扩大化,上海健康医学院在临床医学院专辟急救班,首届66人在入学之初就与上海医疗急救中心或下一级中心签约,作为“准医生”委托培养,毕业后回到自己户籍所在中心上岗。尽管他们的职业定位和导向已十分明确,老师们还是十分关心其待遇水平如何提高。
上海健康医学院校长黄钢直言,尽管每届五六十名定向培养的急救医生正为上海补充急救医疗服务的新鲜血液,但从长远看来,还应借鉴急救医疗发达国家的模式。
美英模式是世界上主要的两类院前急救模式之一,即“在最短时间内把病人送到医院”,其急救理念是在现场只对伤病员进行简单处理,直接就近送往医院;而另一种欧陆模式,又称法德模式,则是“在最短时间内把‘医院’送到病人身边”,也就是把最好的急救医生送到现场,在第一现场先把病情稳定下来并提供高水平救护,再根据病情将病人分配至相关医院。
因此,在美英模式中,救护车一般只配两人,驾驶员同时也是救护员,而经过培训的“急救士”不一定是医务工作者,完全可以由警察或消防人员担任。
在专家看来,鉴于目前的现实,我国城市急救也可采取本土化“混搭模式”,根据实际出诊情况适当精简随车必备的人员数,让更多救急辅助人员与有限的医学专业人员相互协作,同时也可提高大量急救车辆的使用率。
(《解放日报》7.4 徐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