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04月26日 星期二

    陈吉宁:从来就不是传统的学院派

    《 文摘报 》( 2016年04月26日   03 版)
    陈吉宁

        自1981年考入清华大学,除了中间留学英国并任教的10年,陈吉宁在清华园里待了24年。从环境系副主任,到清华大学校长,他的每一步都走得很扎实。2015年1月,他离开清华园,成为环保部党组书记、部长。熟悉他的人说,这个转身毫不奇突,因为陈吉宁“从来就不是传统的学院派”。

     

        独到的教育理念

     

        曾在陈吉宁门下攻读硕士的一名学生说,陈吉宁相较其他老师,有着自己独到的教育理念。

     

        陈吉宁曾联系自己在全国各地工作的昔日学生,让自己门下的在读研究生去访谈有关水业价格的问题。陈吉宁只负责联系、铺路,其他统统放手不管。能做成什么样,几个学生完全没有概念。“我发现,他不仅培养我们的学术研究能力,还培养我们的综合统筹能力。事实证明,对行业的初期了解全都来自于这个暑假的访谈,不少内容在我们最终的毕业论文里也用到了。”参与其中的一名学生这样回忆。

     

        陈吉宁的这个理念也贯彻在他与学生的相处之中。如果有学生告诉陈吉宁,自己想做一个研究,陈吉宁往往不会直接评判对错,只要他觉得有一定的可行性,就会支持学生去做,让对方感受到充分的自主权,而他在这个过程中,再慢慢施以引导。

     

        一名研究所所长曾和别人交流说:“我知道陈老师希望我能成为他那样的综合性人才,什么都懂,但我做不到像他那样。”言谈里满是佩服的语气。而在环境系里,有关陈吉宁的评价大多如此。

     

        强烈的使命感

     

        作为一名学者,也作为中国最顶尖大学的环境系主任,陈吉宁和政府始终保持着专业上的往来。

     

        2005年3月22日,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客座教授张正春参观圆明园,发现园内正在进行大规模铺设防渗膜的工程。因担心铺设防渗膜会破坏圆明园的整体生态系统和古典园林风格,张正春将此事告知了媒体。媒体报道后,圆明园防渗工程引发极大争议。一片质疑声中,环保部门介入调查,发现圆明园此项工程未按国家相关法律作环评报告,也未通过北京市环保局的环保审批。

     

        工程被叫停之后的40多天里,仍然没有环评单位愿意接手圆明园整治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有分析者认为,圆明园防渗工程环评技术难度较大、涉及面较广,而且环评报告直接关系到圆明园防渗工程的“生死”,环评单位对其环评报告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许多环评单位不愿冒此风险。风口浪尖上的相关部门找到了清华大学环境系,陈吉宁拍板承担了这个环评项目。后来,陈吉宁解释了自己接手的原因,他觉得清华大学本来就负有这样的社会责任。

     

        2005年11月13日,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一车间发生爆炸。爆炸发生后,约100吨苯类物质流入松花江,造成了江水严重污染。陈吉宁再次临危受命,带领团队前往污染现场做环评。离京很久的陈吉宁刚从污染现场回京到家,现场方致电陈吉宁,需要他回去,陈吉宁二话没说,调头回机场。有的教授会讲究待遇、职称,陈吉宁不是,他有一种使命感,有一种担当。

     

        部长陈吉宁面临的挑战

     

        得知陈吉宁将履新环保部党委书记及部长,清华大学中层干部张桦多少有些意外,清华的诸多改革仍在进行中,还都在要着劲儿的时候。但大家又觉得,这一变动在情理之中,“如果说中国需要一位有学科背景、有勇气也有担当的环保部长的话,那么陈吉宁就是这个选择。” 

     

        目前,中国面临着大气、水、土壤等多方面问题,尤其是雾霾问题,需要投以巨资解决。陈吉宁认为,目前的一些重大决策存在着旧账没有算清的问题。比如雾霾,花多少钱,怎么花,谁出钱,分布在什么样的时间尺度上,怎么能在最快最可行的基础上,在大家能接受的政治力度和资金投入上解决这一环境问题。陈吉宁强调,我们应加强费用效益和效果分析,探索通过市场机制让环境投资从财政负担变为促进经济发展动力的改革道路。

     

        陈吉宁的成长经历使他具有全球视野和历史眼光。他说:“在人类现代化的历史上,今天发达国家大约10亿人口完成第一次现代化浪潮的历史过程中,对地球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干扰,不同的环境问题也是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尺度里分阶段解决的。过去30多年里,拥有另外10多亿人口的中国高速发展,现在正在完成人类现代化历史上的第二次浪潮,对环境也产生了冲击,但在相同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上总体上要比发达国家当年做得好。未来在世界其他地区的几十亿人口中会出现后来的现代化浪潮。前两次浪潮中所积累的环境治理经验和教训,应当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分享,最大限度减少它们后起的发展对环境的冲击,这个是中国对世界应当承担的责任。”

     

        (《中国新闻周刊》2016年第14期 徐天)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