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04月26日 星期二

    敬老院服务员60年心系孤老

    《 文摘报 》( 2016年04月26日   03 版)
    82岁的贾玉英(右二)来到敬老院看望“亲人”

        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蓉花山镇中心敬老院已有60年历史。1957年,还没结婚的贾玉英由村里推荐参加敬老院筹建工作,创办了庄河地区的第一家农村敬老院。没想到,这一干就是40年。她曾一个人同时照顾40多名老人和16名孤儿;她曾怀着身孕背着行动不便的老人出门晒太阳;她曾两次在敬老院里给自己接生孩子,满心想的是一天都不能把老人和孤儿丢下不管;40年内,她从没让一名临终老人孤零零地躺在炕上离开人世,也从没让一名孤儿过年时没有新衣服穿......

     

        2016年春日里的一天,阳光明媚、微风拂柳,镇中心敬老院里的菜畦开始泛绿,已经82岁的贾玉英又来到这里看望她的“亲人”。

     

        “小韩,有些日子没来看你了,最近还好吧?”孤老韩发福81岁了,在敬老院整整住了50年,尽管他因为智残时而清醒时而糊涂几乎不认得人了,但贾玉英在他的脑子里永远都是清楚的。“小贾,你来啦,我帮你去河边把洗好的衣服挑回来吧。”时间之轮一转就是60年,很难找出一个农村敬老院服务员像贾玉英这样,服务了40年后继续每年来看望自己曾经照料过的养员。

     

        于德安是蓉花山镇中心敬老院的现任副院长,“我从1996年开始到敬老院工作,贾姨对我的影响很大,她的服务精神至今仍在院里流传。”于德安的年龄和敬老院差不多,他从小在敬老院隔壁长大,在他的眼中,敬老院就是贾玉英的家。

     

        “我26岁才结婚,婆家离敬老院30多里地,所以我基本上是全年吃住在院里。”记者了解到,为了照顾好老人和孤儿,40年来她和老伴儿绝大多数时间是两地分居,她的三个孩子基本上是弟弟、弟媳帮忙带大的。而她自己的大半辈子,都是在给老人擦屎接尿、洗澡洗衣、做饭喂饭、打针拿药、种地缝衣、送终送葬……给孤儿当爹当妈、督促学习、照料生活、置办衣帽鞋袜、办嫁妆办婚事……

     

        尽管在农村敬老院服务了40年,但贾玉英并不享受退休待遇。然而她从不抱怨,说自己很知足。“当年我做这份工作,村里很多人都很羡慕的。每月21块钱的报酬,帮我供三个孩子读书还培养出了两个大学生。院里的老人都是我的亲人,院里的孤儿都是我的孩子……”

     

        40年来,贾玉英照顾的老人有上千人,她照料的孤儿一共16人。老人们陆陆续续都离世了,如今只剩两人健在。孤儿们慢慢长大都出院了,如今都已成家立业、为人父母。每每逢年过节,当年的小孤儿们都会带着爱人领着孩子探望曾经又当爹又当妈的“贾姨”。

     

        今年50多岁的王淑珍就是其中之一。她永远忘不了,当年他们兄弟姊妹5人失去双亲住进敬老院时,排行老大的她已经15岁了,按规定满16岁就得出院。为了让淑珍和兄弟姊妹们在一起,“贾姨”找村干部磨破了嘴皮子,最后终于达成妥协让淑珍继续留在院里,条件是淑珍的口粮由养老院自己挣。此后,“贾姨”夜里睡得更晚了,她靠给人做衣服赚钱,让淑珍一直在院里住到21岁结婚。

     

        六十年一甲子,如今的蓉花山镇中心敬老院已今非昔比,老人的供养标准已达到每年9000多元,生活标准超出了普通百姓的平均生活水平。贾玉英看在眼里高兴在心里,“只要老人们过得好,我心里就舒坦了。”老人家说,“我已经80多岁了,不能为党做更多工作了。只能常来看看老人,陪老人说说话。”在贾玉英看来,为老人服务是自己应当应分的,敬老院里的老人都是她的亲人。

     

        (《光明日报》4.14 吴琳《大连晚报》4.16 王春燕)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