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04月23日 星期六

    同是“桃花” 有何不同

    《 文摘报 》( 2016年04月23日   06 版)
    王珍风画的桃花
    周春芽画的桃花

        近日,山东农妇王珍风亮出自己的画作“桃花”朵朵,乍一看,其画面效果与当代著名艺术家周春芽起价500万元的“桃花”系列极为相似,而王珍风的“桃花”每幅仅叫卖200元。  

     

        农民画家与专业画家

     

        有艺术评论家指出,王珍风与周春芽并不在一个频道,那么,其依据是什么?艺术家和工匠的本质区别又体现在哪里?挺周的艺术批评家们对此不屑多言,这反过来印证了外界对“当代艺术”说不清理还乱的偏执印象。

     

        去年,周春芽谈起过从2005年起绘制“桃花”这一意象的源起。他说,“桃花”系列作品中涌动着艺术家对自我生活、情感的描述,他试图通过笔触和色彩来表达各种情绪。上百幅情景各异的桃林样态,在艺术家与观者之间牵起了微妙的联系。艺术家描绘的桃花,时而繁密时而疏松,色彩或粉柔或妖艳,酣畅淋漓。可见,周春芽创作“桃花”的背后有着对于各种社会问题的隐喻,也有着对文化的思考,表现了艺术家创作脉络的水到渠成。

     

        相比之下,农妇王珍风笔下的桃花只是“实况实录”,正如卡拉OK人人会哼唱,拿起毛笔人人会涂画,但同样是在宣纸上一撇一捺,凡人和书圣的落笔肯定有天壤之别。一撇一捺还是一撇一捺,但艺术之道,失之毫厘则谬之千里。

     

        艺术家的成长脉络和艺术规律,铸就了作品的内涵和高度。农妇的“桃花”和周春芽的“桃花”,除却内容和用色相近外,其他并无共通之处。

     

        退一步说,如果真有一天,有绘画天赋的农妇水准有了飞跃,笔下的“桃花”和周春芽的“桃花”难分难解了,那农妇王珍风的绘画水平就达到艺术家的段位了吗?中国大芬村的工匠能将大师作品复原得不差分毫,但作品的身份标签还是张大千、齐白石、吴冠中,自古至今,画睡莲者众矣,唯有印象派大师莫奈留名青史,唯有吉维尼花园成为了“印象派的西斯廷”。

     

        艺术家之所以成为艺术家,他们突破的是美的极限,是被禁锢的想象力,是表达传播的独有一功。  

     

        “对撞”之后留下思索

     

        从另一角度看,农妇王珍风和艺术家周春芽的比对,这看似荒唐的对撞,也给久负盛名的“周春芽们”敲了一次警钟,一流艺术家应该自问,在画坛上安身立命到底靠什么?

     

        对比农妇王珍风和艺术家周春芽的画作,许多人将票投给了农妇,亲近、朴实、自然的表达揶揄高高在上的学院派创作,在互联网+的时代,一流当代艺术家即便有着强势的话语权,也无法“霸占”题材专利;居高不下的天价无法“威压”跟风者,观众没有理由对不走心的创作顶礼膜拜。真正的“周春芽们”理应继续追求个性独具的创作方式,用作品的视觉力量来征服观众。

     

        至于王珍风的“桃花”卖200元是不是太便宜了,周春芽的“桃花”卖500万元是否溢价太多,这又是另一个议题了。

     

        (《新民晚报》3.30 乐梦融)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