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6年02月16日 星期二

    “劳模名记”是怎样炼成的

    《 文摘报 》( 2016年02月16日   03 版)
    庄电一

        我和庄电一神交久矣。早在20多年前,我浏览报刊时就经常读到他的文章,总感觉他的文章有点“标新立异”,也就在那时,我记住了“庄电一”这个名字。岁月如水,如今的庄电一今非昔比。他的头衔是《光明日报》高级记者、宁夏记者站站长、宁夏大学兼职教授。但他依然认为自己只是一个“草根记者”,并以此自豪、自乐、自律,辛勤耕耘,乐此不疲,他也因此获得了“全国先进工作者”的殊荣。

     

        传媒界的老黄牛

     

        1984年年底,《光明日报》在宁夏公开招考一名记者,在百余名应考人中,庄电一以综合成绩第一名的资格踏上了光明日报社这个平台。从此,他的足迹踏遍了宁夏的每一个市县。

     

        宁夏属老少边穷地区,在一般人眼里,宁夏新闻资源贫乏,干好新闻工作殊为不易。穷则思变。庄电一化劣势为优势,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深入到最基层,这让他如鱼得水。

     

        2004年6月,光明日报社派庄电一去青海采访青海大学校长李建保。他乘一夜火车,几经周折,方到学校,已十分疲劳,但他顾不上休息,立即抓紧时间阅读材料,展开采访。就是这次采访,他写出了长篇通讯《在那遥远的地方》,《光明日报》编辑部安排在头版头条位置,随后又被报社评为好稿。但他不肯就此罢休,觉得千里之行只采写一篇东西,无论对报社还是对自己“成本”都有点高,因此,他想再抓点新闻。他没有去看向往已久的青海湖,而是到青海博物馆等地采访。结果,他在青海逗留了4天,采写了7篇有质量的稿件,有的被刊登在头版,被广泛转载。

     

        2005年,中宣部组织了“建设新农村”主题采访活动,由庄电一担任组长的采访组自兰州一路向西来到敦煌,同组的记者都想顺便看看敦煌莫高窟,庄电一安排其他人参观,自己却采访时任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樊院长秘书要求他采访不要超过20分钟,但庄电一有备而来,采访很深入,与樊锦诗院长的想法契合,最终采访时间竟然突破了3小时,事后,他写出了5篇广受关注、被大量转载的新闻。

     

        业精于勤荒于嬉,30年弹指一挥间,庄电一像一头老黄牛,在新闻这块田地上辛勤耕耘,播种希望,收割庄稼。

     

        “草根记者”的家国情怀

     

        庄电一说,“草根记者”这顶帽子,不是我要戴的,而是别人给我戴的,我戴上这顶帽子就不想摘了,因为我戴着它感觉很舒服、很合适。我认可这个称呼:我来自基层,没有任何背景,我始终生活在基层,工作几乎没有脱离基层,基层有我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

     

        上个世纪末,是盐池县乃至宁夏全境风沙危害最严重的时期,庄电一为制止滥挖甘草、乱搂发菜、超载放牧而奔走呼吁,写下了许多相当尖锐的批评报道,他也因此获得了全国环保最高奖“地球奖”。那时的黎明村,风沙肆虐,这个小荒村为躲避风沙被迫四处搬家。庄电一马上意识到这个事例的震撼力和警示性,立马要去采访。这一去,让他与这个小荒村结下了不解之缘,写出了一批有影响的稿件,也见证并反映了黎明村由风沙紧逼、四分五裂、全力治沙到重建家园、重新聚合的戏剧性变化。

     

        庄电一说:“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记者,首先要抓大事,要关注国计民生中的各类问题。在了解真相,掌握事实,深思熟虑的基础上,就要勇敢出击”。

     

        传媒界的良师益友

     

        友人相聚,曾为庄电一做过各种推测设定,假如他一门心思从事文学创作,将会如何?早在读高中时,他就热衷于写作了,此后,他利用业余时间写了不少诗歌、散文、小说、剧本。2008年年初,他和李增林合写的《银川赋》,在《光明日报》上一露面就引起广泛关注;假如他去教书育人,又会如何?因为曾有大学邀请他去加盟;假如他弃文从政,又会如何?因为曾有“厅局级”干部的提拔不止一次降临到他的头上,对有些人求之不得的机遇,他都轻易放弃了……这些“假如”在庄电一身上都没有发生。

     

        他为什么如此的“顽固不化”呢?他说,我从记者的工作中看到了自己的价值,尝到了无穷的乐趣!记者是要靠作品说话的,好作品不是闭门造车编出来的,是从基层沙里淘金淘出来的。他不羡官不爱权,不拜物不贪钱。他多次表示,站在采访第一线,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是难得的幸福,自己会继续干下去,一直干到退休。

     

        他享受着这份特殊的职业带给他的充实感。因此,他不无自豪地吐露心声:“对我来说,走基层就像到大超市购物,到养鱼池捉鱼,到宝山寻宝,几乎每次都能如愿以偿——我不想泡会议,我不愿意抄材料,更不会在别人的现成稿件上署上自己的名字。”见微知著,一个人的高大与渺小,一个记者的成就与“混”名“混”利,往往在这些细微之处体现出来了。

     

        (《宁夏工运》2015年第6期 王生海)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