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朱和羹在《临池心解》中写道:“书学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历史上许多奸臣、贪官虽堪称书法大家,但他们留传下来的书法作品却寥寥无几,就是因人废字、因人品失字品的缘故。
蔡京,大家都熟悉。《水浒传》把他的奸臣嘴脸刻画得淋漓尽致。但他艺术天赋极高,素有才子之称,其书法名声很大,跻身北宋“苏黄米蔡”四大家之列。据说,有一次蔡京与米芾聊天,蔡京问米芾:“当今书法什么人最好?”米芾回答说:“从唐朝晚期的柳公权之后,就得算你和你的弟弟蔡卞了。”蔡京问:“其次呢?”米芾说:“当然是我。”米芾是个书法狂人,素来目中无人,他既然对蔡京有如此评价,说明蔡京的书法确有过人之处,但米芾也难逃溜须拍马之嫌。
蔡京作为徽宗朝“六贼”之首,口碑甚恶。有上疏称:“自古书传所记,巨奸老恶,未有如京之甚者。”宋徽宗赵佶对蔡京宠信有加,20多年里,四次罢免,又四次起用。北宋之亡,蔡京要负很大的责任。正是由于宋徽宗宠信蔡京及童贯、高俅之徒,才有了“靖康之变”,导致北宋灭亡。蔡京80岁戴罪充军。一路上,百姓不卖给他一汤一饭,被活活饿死,罪有应得。
尽管蔡京书法有大成就,但因人识字,人们从他的书法中能品味出一股奸邪之气,往往“得而唾弃之”。北宋书法界“苏黄米蔡”四大名家,其中之“蔡”,原指蔡京,后人因恶其奸邪,祸国殃民,易以蔡襄,因而成全了蔡襄之名(当然蔡襄的字也很有名)。
宋朝还有个人,名气不在蔡京之下,他就是秦桧。有人说,没有秦桧,就没有“宋体”印刷字,徽宗赵佶的“瘦金体”也不会那么出名。但因为他陷害并杀害了岳飞,坚持投降主张,成为南宋高宗一朝有名的奸相,这毁了他一生名声,也废了他的一手好字。
秦桧是状元出身,博学多才,书法颇有造诣,为宋徽宗所宠爱,被破格任用为御史台左司谏,负责处理御史台衙门的往来公文。据说,在处理公文时,秦桧发现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公文字体不一,很不规范,便在工作之余,潜心研究宋徽宗的字,在仿照宋徽宗“瘦金体”的基础上创造出了一种独特字体,工整划一,简便易学。这种字体逐渐演变为印刷用的“宋体”。时至今日,宋体仍然是应用最广的字体。“瘦金体”“宋体”一脉相承,有人说“宋体”就是“瘦金体”的印刷体。
明朝大奸臣严嵩,自幼聪颖好学,5岁在严氏祠启蒙,9岁入县学,10岁县试拔擢超群,19岁中举,25岁殿试中二甲进士,进入翰林院。严嵩的诗文堪称一流,当时,嘉靖皇帝迷长生不老之术,喜以青词(祭神的文书)向上天祈福。而严嵩善于起草青词,讨得嘉靖欢心,遂取得内阁首辅之位,时人讥为“青词宰相”。
严嵩写得一手好字,山海关的“天下第一关”是他的手书。在山东曲阜圣人阙里,孔府门额上两个流金溢彩的正书大字“圣府”,笔力雄健刚劲、凝重高雅,为后世书家所重,也是严嵩的作品。
清代京城有个顺天府乡试的贡院,乃天下乡试第一,皇帝非常重视,主考官都是尚书衔的。这个贡院的大殿匾额上“至公堂”三个大字,也是严嵩的手书。很多人以奸臣书写的这个题匾为耻,乾隆帝想把它换掉,命满朝文武重写这三个大字,但谁写的他都不满意,他自己也写了数遍,还是不如意。他发现自己的御笔和其他人所书,都不如严嵩,只好让奸臣的字仍然高高悬挂。
严嵩的书迹中,“六必居”这三个字最具代表性,数百年来一直让后人争论不休。“六必居”是嘉靖年间开设的一家著名酱园的店名,位于北京前门,严嵩应店主之请题写了匾额。这块匾的书体,堂堂正正,字体丰润,笔力强健,堪称精品。不过,由于严嵩题额时并未署上自己的大名(当时题匾,多不署自己的名字),有人便否认这是严嵩所写——因为坏人写不出这么好的题匾。据说,在上世纪50年代,有人在“六必居”的一位伙计家中,找到了几张旧房契,最早的一张是康熙十九年(1680年)的,于是,认定“六必居”并非严嵩所作。有人认为“六必居”是康熙以后才开设的,还有的说是由清乾隆年间的“陈升号”演变而来,“六必居”三字,是后来的事,与严嵩无关。实际上,书法界大都认为“六必居”三字是严嵩手书无疑,因人废字,即为一例。
(网易网11.3 神秘侠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