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研究包子文化,还得从庆丰包子铺的招牌——猪肉大葱包子说起。葱肉馅的包子几乎是现今文献记载中,历史最悠久的口味了。
宋代《太平广记》中记载了一段唐朝逸事:在武周时期,有一位侍御史名叫侯思止。他吃饭时每每叮嘱厨师:“与我作笼饼,可缩葱作。”也就是让厨师少加点葱,多加点肉。人们于是送他一个外号,叫“缩葱侍御史”。可见肉和葱在唐代便已成为包子馅的经典搭配。
葱肉包子在宋代很受欢迎。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镂葱丝》中提到,有位士大夫在京城开封买了个妾室,自称曾在宰相蔡京府中的包子厨做事。一日,他让小妾做些包子来尝尝,没想到她推辞说自己不会做。士大夫很不高兴:“既然是包子厨里的人,怎么不会做包子?”小妾回答得理直气壮:“我是包子厨里专门负责切葱丝的。”一个包子而已,蔡京家的厨房却能细分出择菜、切葱丝、擀皮、包包子等不同工种来,就连小小的葱丝都要有专人负责,一方面说明蔡京对食物的讲究,另一方面也可见宋人喜欢以大葱入包子馅。
不过,蔡京府里的肉包子,未必是猪肉,更有可能是羊肉。唐宋时期,羊肉一直是最常见的肉类,而猪肉的地位相对较低,往往只供平民百姓果腹。
陈文蔚《克斋集》中记载,王安石热爱羊肉包子,时常边看书边吃。因为看得太过入神,也不用筷子,用手拿了就吃,吃得过多也浑然不觉,以至于闹肚子。
古人称包子为“馒头”。元丰初年的一天,宋神宗视察太学时,想趁便了解学生的饮食情况,就让人从太学食堂把太学生吃的饭拿过来,这天正赶上吃“馒头”,宋神宗尝了以后,非常满意,说道:“以此养士,可无愧矣!”从此,太学生们回家省亲时总是带着“太学馒头”作为礼品馈赠,“太学馒头”类似于今天的肉包子。
素包子在宋朝是一个大门类,因为佛教在宋朝已经深入各个阶层,社会流行吃素,老年苏东坡、中年黄庭坚都在吃素队伍里摇旗呐喊,所以素包子很受欢迎。宋朝人不管素包子叫素包子,而是叫“酸馅儿馒头”,简称“酸馅儿”。酸馅儿本来特指雪里红包子,由于雪里红包子卖得特别多,所以大伙就称素包子为“酸馅儿馒头”,如豆沙包子、芥菜包子都被宋人归类到酸馅儿里去。
到了宋徽宗时,由于“六贼之首”蔡京的缘故,“酸馅儿”又有了“菜包子”的别名。那么,包子怎么又跟蔡京扯上关系了呢?
作为宋朝数一数二的大奸臣,蔡京在百姓中的名声可谓是臭名远扬。有一天,开封城内一位卖酸馅儿的忽然冒出了一个新式叫卖声音:“卖一包菜、一包菜喽!”也不知道蔡京怎么得罪这位卖酸馅儿的了,反正,卖酸馅儿的因为恨蔡京,就把蔡京当“菜包”卖了。从此,“一包菜”、“菜包”就成了蔡京的专有称谓,渐渐地,菜包子代替了酸馅儿,成了素包子、豆馅包子的统称。
(《法制晚报》10.16 陈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