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5年07月09日 星期四

    中国古代十大经典家训

    《 文摘报 》( 2015年07月09日   07 版)

        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族为了维持必要的法制制度,就拟定一定的行为规范来约束族人,这便是家法家训的最早起源。中国历史上家训不可胜数,选出十份经典家训与大家共赏。

        《诫伯禽书》

        周成王亲政后大封诸侯,他将鲁地封给周公之子伯禽。周公告诫儿子说:“你不要因为受封就怠慢、轻视人才。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辅佐大王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能算轻贱的了。可是,一次沐浴,要多次停下来,握着散发接待宾客,吃顿饭要多次停下来,唯恐怠慢宾客。”有道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周公的谆谆教诲,可谓用心良苦。

        《诫子书》《诫外甥书》

        诸葛亮46岁得子诸葛瞻,他写给儿子和外甥庞涣的两封家书被称为《诫子书》和《诫外甥书》。《诫子书》曰:“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诫外甥书》曰:“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气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不庸,不免于下流。”

        《命子迁》

        司马谈学富五车,后来做了汉武帝的太史令,通称太史公,掌管天时星历,还职掌记录,搜集并保存典籍文献。他在临死前拉着儿子司马迁的手,边哭边嘱咐,这就是《命子迁》。他希望死后,儿子能继承自己的事业,更不要忘记撰写史书,并认为这是“大孝”,“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

        《颜氏家训》

        颜之推提倡学习,反对不学无术;主张“学贵能行”,反对空谈高论,不务实际等。《颜氏家训》讲如何修身、治家、处世、为学等,如:“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与瞑目而无见者也。”

        《诫皇属》

        唐太宗李世民在《诫皇属》中,以自己勤勉政事为例,告诫皇子们“生于富贵,长自深宫”。在听闻决断时,不要先入为主,任凭自己的喜怒,要谦虚、善于听取不同意见,不要因别人有短处就鄙视,也不要因自己有优点就恃才而骄,要把敢于反对你的人当作老师,把逢迎你的人视为贼子。只有这样才能够永久富贵,贞正吉祥。

        包拯家训

        包拯晚年为子孙后代制定了一条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共三十七字,其下押字又云:“仰珙(即包拯儿子)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

        《诲学说》

        欧阳修4岁丧父,母亲对他的教育很严格。为节省开支,母亲用芦苇、木炭作笔,在土地或沙地上教欧阳修认字。欧阳修在家训中希望儿子能继续养成读书的习惯,并从书中学会做人的道理。于是欧阳修在教导二儿子欧阳奕努力学习时写下《诲学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袁氏世范》

        袁采为人才德并佳,时人赞称“德足而行成,学博而文富”。在任乐清县令时,他感慨当年子思在百姓中宣传中庸之道的做法,于是撰写《袁氏世范》一书用来践行伦理教育。书中佳句如“小人当敬远”“厚于责己而薄责人”“小人为恶不必谏”“家成于忧惧破于怠忽”“党人不善知自警”等。

        《朱子家训》

        朱柏庐是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他一生教授乡里、潜心治学,《朱子家训》全文仅506字,却集儒家做人处世方法之大成。“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等在今天仍有教育意义。  

        《弟子规》

        李毓秀是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他根据传统对童蒙的要求,结合自己的教书实践,写成《训蒙文》,后经贾存仁修订,改名《弟子规》,看似一本不显眼的小书,实际上汇集了中国至圣先贤的大智慧。

        @国学传统文化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