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5年06月13日 星期六

    陈云之子回忆父亲:

    他说要做一辈子“小学生”

    《 文摘报 》( 2015年06月13日   06 版)
    20世纪50年代陈云全家福

        今天不查,明天不查,早晚都要查的

        对我们几个子女的教育,父亲陈云向来是抓大放小。他不干涉孩子的兴趣爱好,也没问过我考试得了多少分,所以我常说,自己是被“散养”着长大的。但在公私分明这一点上,他的标准却十分严苛。不准搭乘他的公务车;不准翻看、接触他看的文件;不准随便进出他的办公室。这是父亲给我们立下的“三不准”规矩。

        父亲不仅对家属提出这样的要求,更体现在对自身言行的严格约束中——“不收礼、不吃请;不居功,不自恃”。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家里原来的录音机,都是老式的。后来,他身边的工作人员觉得实在太陈旧了,便买了一台新录音机给他用。父亲问新录音机从哪儿来的?工作人员回答:是机关的。父亲坚决不肯用。后来我哥哥陈元参加工作后,用自己的工资给父亲买了台录音机,这回,他二话不说,乐呵呵地收下了。

        有一段话,是父亲对返乡工作的警卫员的临别赠言,我一直铭记在心。他说:无论去哪里工作,都要记住一条,公家的钱一分都不能动。国家今天不查,明天不查,早晚都要查的。

        打底的汗衫上全是洞

        父亲的节约与俭朴,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每次吃完饭,他的碗底总是干干净净。给他做饭的厨师有点“埋怨”:首长一年到头就吃那几样家常菜,我这烹饪技术总也提不高。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父亲多次在上海过春节。有一次,上海的同志为父亲准备了鱼翅,他特意将负责人找来:“我上了年纪,再好的东西也吃不出什么味道,别做这么贵的菜,浪费了。”

        父亲在吃上面没有要求,穿也是一样。记得17岁那年,我陪父亲坐着说话,他说:“天热,出汗衣服湿了,小方你给我到屋里拿件干净衬衫换。”我取来后,递给他。父亲把身上的衬衣一脱,里面打底的汗衫上全是洞。

        我心里一酸:“爸!这件别穿了,太破了。”父亲笑笑,“汗衫穿在里头,别人又看不见。”

        老老实实做小学生

        解放后,每次填写个人履历时,在“文化程度”一栏里,父亲总是写上“小学”二字。

        他说:“像我们这样没有文化底子的人,就要老老实实做小学生,一辈子都要有小学生般的心态,求知求真。”

        在工作中,父亲之所以对事务的判断与理解大多符合当时的客观实际,这与他善于读书、善于学习息息相关。在重要问题的判断和决策上,他从不套用别人的东西,而是认真、反复、全面地花时间调查研究和学习,从而做出自己的判断。他头上没有一顶经济学家的帽子,但他在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中,是公认的经济调控和理财能手。

        父亲“老老实实做小学生”的精神,贯穿一生。即便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他被下放到江西,行李里装的最多的,还是书籍。正如父亲所说的那样,世界再怎么变化,只要自己能主动积极地学习,善于读书,便不会落伍。

        (《解放日报》6.1 陈方口述 任春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