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详细反映了我国四季交替的气候特征,含有时令顺序、物候变化、农作物生长情况等方面的标志性意义。
大寒天减少 大暑天增多 随着近代气候变暖,二十四节气也在发生一些相应的变化。全国平均气温季节循环中最冷的时段(0℃以下)呈现整体逐步抬升的趋势。1987年以后,小寒、大寒特征的天气几乎很少出现。与此同时,气温季节循环中最热的时段(日平均气温22℃以上)在1997年以后呈现明显的整体抬升趋势,连续11年都出现达到大暑特征的天气。
全国平均而言,1998年至2007年平均的大寒天数(14.0天/年)比20世纪60年代(32.4天/年)减少56.8%;1998年至2007年的大暑天数(36.1天/年)比20世纪60年代(20.0天/年)增加81.4%。
雨水提前 立秋推迟 研究表明,气温上升阶段的气候节气有趋于显著提前的趋势,而且在1961至2007年的47年间总的提前趋势都在6天以上。其中,雨水、惊蛰和夏至是提前趋势较大的,分别提前14.6 天、11.0和9.7天。与此同时,气温下降阶段的气候节气如立秋、冬至等,有趋于显著推迟的趋势,基本上推迟5至6天左右。
惊蛰、清明、小满和芒种这四个反映物候的气候节气在全国各地普遍趋于提前,尤其在北方半干旱区,分别提前达12至16天、4至8天、4至8天和8至12天。
城乡变化各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惊蛰节气提前在东部(东经105度以东)比西部显著。气象学家认为,东、西部虽然都受全球变暖的影响,但是东部更直接地受东亚冬季风减弱的影响,因而近50年东部早春提前趋势比西部显著。
北纬33度以南的中南部地区,尤其是西南的四川盆地附近和云南东部,气候惊蛰提前趋势的天数是全国最少的。近50年中这个地区的春季平均温度增暖不显著,甚至个别站点是降温趋势。
此外,过去几十年中国快速的城镇化发展,使气象站观测的数据处于全球变暖和局地城镇化的双重影响下。在黄河中下游地区,1961年至2010年年平均气温变暖趋势中有42%来自城镇化影响,简单地说就是,农村的气候变化没有这么大。
(《北京日报》5.27 余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