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科技部在官网发布《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称,政府将通过撤、并、转等方式,对现有科技计划进行整合,其中就包括人们熟知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央政府的科技计划如何制定,直接关系着我国上千亿元的科研经费蛋糕如何切割。近年来,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宁被查、学术明星段振豪锒铛入狱等科研腐败案件一次次拷问着我国现有的科研经费分配体制。
科技部部长万钢在谈到科研腐败时表示,目前在我国有上百个科技计划项目,而直接管理这些项目的国家机关有40多个。“庞杂的体系,造成了科研项目重复申报、科技计划碎片化等种种弊端。”他说。相应地,科研人员用于科学研究的时间占全部工作时间的平均比例为51%,其余时间主要用来争取项目资金,参加各类会议等事宜。更为严重的是,出现了一些重复低效的“伪创新”。
对此,《方案》要求,政府将现有科技计划进行整合归并,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整合后的五类科技计划。这五类计划可避免交叉重复。同时,政府不再直接管理科技项目,而是交给“具备条件的科研管理类事业单位等改造成的规范化项目管理专业机构”。科技部、财政部定期对其履职进行检查、监督和评价,并且建立责任倒查机制。可以说,政府下放了管理权,但监管力度却大大加强了。
此外,随着专业机构的介入,科研经费的动态调整机制也将更加明晰,科技计划专项基金从立项到结项,不再是一成不变,甚至有可能被提前终止。
(《中国青年报》1.8 邱晨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