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4年11月29日 星期六

    那些泡图书馆的拾荒者

    《 文摘报 》( 2014年11月29日   01 版)

        无权让任何读者离开

        每天上午8时,浙江杭州江干区解放东路58号J座杭州图书馆新馆楼下就站了不少人。其中,总有些人扛着脏兮兮的大麻袋,或拎一兜饮料瓶,衣衫褴褛。

        副馆长梁亮对这一幕再熟悉不过:一些流浪、拾荒者正等着图书馆开门。其实,杭图不仅允许流浪、拾荒者入馆,也允许他们携行李入内。而将杂物放于门外,则是自发行为。

        杭图被网友赞为“史上最温暖图书馆”,梁亮深感意外。在她看来,图书馆理应秉承其不分种族、年龄和人群的服务原则,“流浪、乞讨者可能暂时居无定所,可能暂时窘迫,但不代表我们可以拒绝他对文化的追求。”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在杭图搬入新址之前,因旧馆面积有限,读者彼此距离较近,曾有读者对身边的流浪、乞讨者身上散发异味而感到不满。

        馆长褚树青为此劝导读者,如觉不便可更换座位,图书馆没有权利去让另一位读者离开,何况流浪、乞讨者并没有干扰他人。

        看书前自发洗手

        11月9日下午,76岁的章楷再次出现在杭图三楼专题文献区阅览室门口。他还是那副装扮:一根竹竿将两个口袋挑于肩后,穿一双被泥染黑的白色运动鞋。透过塑料袋,可以看见其中的塑料瓶和罐子。章楷生于杭州乡下,曾任村干部和民办教师,现已退休多年。目前在杭州独居,依靠退休金和拾荒为生。

        他在书桌前卸下口袋,又让工作人员为他找来几本中外名著。虽然视力极差,但他还是把书凑到眼前看得津津有味。一周前,他看的是“马云传记”和“阿里巴巴管理理论”。管理员张海清表示,章楷几乎每周都会来两三次,尤为喜欢看时政类书籍。“他绝不是看热闹。因为楼下的报纸杂志已够多,没必要跑到三楼的文献区来。”

        尽管浑身污渍,但章楷的手却很干净。他解释说,尽管杭图没有规定拾荒者必须洗手,但每次看书前他都会将手洗净,“不要把书弄花了。”

        查阅医书自疗伤腿

        章楷说,自己每天都会到住所附近的图书馆、书店读报,周末再坐公交来杭图。这已成为他坚持十多年的习惯。“我一身病痛又无人照顾,时常心情抑郁,通过看书读报可以暂时忘记忧愁。”说到这里,章楷的声音有些发抖。

        撩起裤管,章楷露出左小腿一片长约10厘米的结痂。两个月前的一天夜里,心情郁闷的他去书店看书,跌倒在路边一块花岗岩上。因为天黑加之视力不好,剧痛过后,并未在意的他仍到书店看书。直到一位热心女子发现他满腿是血,才将其送入医院。为节省药费,他又回到书店查阅医药书籍,购买绷带和消毒药品自我医治。好在如今伤势就要痊愈。

        长年阅读让章楷对国家大事侃侃而谈——“现在正在开APEC会”“现在反贪腐的力度很大,还有干部顶风作案”。下午5点30分,专题文献区响起闭馆音乐。章楷像往常一样放下书,挑起口袋走出阅览室,在回家的路上继续拾荒。

        抄报刊学养殖

        在杭图报纸杂志区,一位每天抄报的读者引起了管理员何建成的注意。

        从一年前开始,这位读者几乎每天下午都会坐在阅览室里读报,并用圆珠笔将部分内容抄到自带的报纸上。他还会用阅览桌下的电源给一部老款旧手机充电,用饮料瓶接开水喝。每次进图书馆,他还会带上两个塑料袋,装着碗筷等杂物。直到晚上阅览室闭馆,他才折起抄好的报纸离开。

        他是36岁的重庆籍拾荒者陈虎,一年前来到杭州打工,却始终没能找到合适的工作,索性捡起了垃圾。走出图书馆,他会去附近的荒地取出自己放在那里的行李——一张破席和一床已看不出底色的被褥。而后扛着行李前往杭州下车路一家24小时银行门口,与几位流浪者睡在路边台阶上。

        “我想抄点东西带回家,以后搞养殖。”陈虎操着浓重的重庆话说。

        终日伏案写作的流浪者

        除了陈虎,还有一位终日伏案写作的流浪者。他是32岁的安徽太和人谢斌。在11月初的杭州,他仍穿一件短袖T恤,穿一双崭新的绿色解放胶鞋。单看外表,很难将他与流浪者联系起来。但靠近了,还是能够闻到一股汗酸味。

        谢斌在图书馆不分日夜地写作,几乎两个星期,他就能写完三四个笔记本,一个装满本子的手提纸袋,被他随身携带。来杭图以前,他去的最多的是书店。在他的印象中,图书馆是收费的。直到他听说杭图不仅允许流浪者入内,还有空调和桌子,他打消了回家的念头,“家乡的图书馆还不如杭图的一个角落大”。

        出身农村的谢斌中专毕业,六年前进入浙江台州一家私人鞋厂做小工,月薪4000多元。但鞋厂每年只开工两三个月。他转到杭州务工,发过广告,传过菜。但他总不自觉将薪水和鞋厂相比,“干俩月还没鞋厂一月收入高,干脆不干了。”

        等待鞋厂开工的日子里,谢斌用写作打发时间。他算了算,半年共花了三四千元,按这样的开销,足以撑到鞋厂开工。他在自己的文章里写下了这种畅快:“我不怕找不到工作,是怕找不到图书馆这么安静学习的地方……”

        (《法制晚报》 11.24 蒲晓旭)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