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4年07月29日 星期二

    论点短辑

    《 文摘报 》( 2014年07月29日   06 版)

        中国古代建筑的生态价值理念

        刘婉华在2014年第3期《华南理工大学学报》上说,中国古代的生态价值观,视自然万物与人类同源、同构、同体,形成了“贵人”与“重物”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中,“贵人”的观念在中国古代建筑上体现为“便生利人”的建筑价值观,“重物”的观念则体现为“中庸适度”的建筑审美观。这使得中国古代建筑既最大限度创造了宜人的居住环境,又在客观上形成了均衡、和谐的艺术韵致。

        古贺辰四郎最早开发钓鱼岛伪证之研究——兼论日本开发钓鱼岛的非法性

        刘江永在2014年第4期《清华大学学报》上说,日本通过甲午战争窃占钓鱼岛之后,古贺辰四郎于1896年9月日本殖民统治台湾时,获得日本政府批准租借开发钓鱼岛。伴随1945年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及《开罗宣言》,无条件投降,必须把包括钓鱼岛在内的台湾及其所有附属岛屿归还中国。日本所谓私人岛主的地位和权利业已作废。然而,2012年9月,野田佳彦内阁却不顾中方反对,宣布从所谓日本私人岛主手中购买钓鱼岛,企图通过所谓“国有化”永久占有钓鱼岛。至今,日本政府仍把当年古贺辰四郎殖民开拓钓鱼岛的行为,作为日本先占和实际控制钓鱼岛的国际法依据,甚至不惜制造伪证。其典型的谎言之一是,日本政府把古贺辰四郎最早登岛开发的时间,提前到甲午战争前的1884年。尹泽弥喜太长女尹泽真伎留下的宝贵历史证言及其他一些相关证据证明,所谓古贺辰四郎1884年登岛开发及1885年提出开发申请均系伪造。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