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4年07月22日 星期二

    还有比分数更重要的

    李道儒 《 文摘报 》( 2014年07月22日   06 版)

        我有个英语老师朋友,业余时间带几个学生,几乎都是市里几所名校的初中生。他感慨,说如今学校也好,家长也好,只追求成绩与升学率,而且社会上,只要考上名牌大学,一俊遮百丑,你就是万人仰慕的才俊。

        我们说了很多年的国民素质,教育部门说了很多年的素质教育,但由于思路的混乱与方法的不当,现状令人担忧。国民素质是综合概念,包括思想、修养、礼仪、文化、常识、体能、道德等。也就是说,一个合格的国民首先应有健全的人格、独立的思想与必具的文化底蕴。这些年所谓的素质教育,核心仍是分数教育。学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家务事绝不沾手,对父母的辛勤付出从不体恤,对他人缺乏悲悯情怀,只想索取,不愿奉献。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

        大凡世界优秀民族,都有严谨、认真、执着、勤奋、积极、乐观、助人等优秀品质,而这些品质的养成与教育密不可分。以英国为例,且不论其成熟系统优质的高等教育,单讲其基本品性的教育培养,便很值得我们思考借鉴。“成为一名淑女”这句教育培养女性的口头禅在英国已流行300年。数百年来,培养淑女几乎没变,如传统的英国文学名著必读,拉丁文、法文或西班牙文要精通一门,摒弃不良嗜好,但要有良好读书习惯,“琴棋书画诗酒花”样样在行。他们的理念是,富有情趣和创造力的人生才是成功的人生。而绅士标准更是端方高尚,坚守美德、担当责任、高贵气质、宽厚爱心、悲悯情怀、清洁精神、人性良知、坚韧毅力等品质。英国几百年之所以引领工业发展,维护文明地位,与它的国民教育密不可分。

        《史记·礼书第一》云:“故坚革利兵不足以胜,高城深池不足以固。”缺什么?道也。道者,精气神也。

        (《深圳特区报》7.15 李道儒)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