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4年07月19日 星期六

    万庆良的“升迁密码”

    周清树 《 文摘报 》( 2014年07月19日   01 版)

        曾为原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带来不菲政绩的大投资、大建设,最终却成为其落马的重要因素。据知情人透露,万庆良在大工程中与商人利益交换或是其被调查的直接原因之一。

        6月27日,万庆良在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任上落马。

        他头顶“有魄力的实干家”“年富力强”“最年轻市委书记”等诸多光环;由宣传部干事步列省部级领导,他花了26年,被公认为“火箭提拔”。

        步入仕途快车道

        万庆良生于1964年,是梅州市五华县河东镇河口村人。1984年毕业于梅州嘉应师专并留校。1986年,进入梅县地委宣传部,正式步入仕途。1992年,升任宣传部副部长。

        梅州一位退休老干部记得,进入宣传部时,万庆良很善于揣摩领导心思,同事们打扑克,“这个年轻人会观察领导脸色,故意输给领导。”

        1989年,梅州市选拔工作出色的年轻干部下乡挂职锻炼,时任宣传部宣传科副科长的万庆良是其中之一。他被派往平远县石正镇挂职镇党委副书记,分管封山育林及计划生育工作。

        “这是两项比较难做的工作,但他搞得很有声色。”原梅州市委组织部部长涂麟清说。

        挂职两年后,万庆良被提拔为梅州市精神文明办主任(正科级),一年半后(1992年)又被提拔为宣传部副部长(副处级)。此时,万庆良仅28岁,从此他进入了仕途的快车道。

        复制“梅州模式”

        万庆良曾受已故广东省委副书记、政协主席刘凤仪赏识。刘凤仪被称为万庆良的“政治教父”。1993年,刘凤仪调任梅州市委书记。当时,万庆良正担任梅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两年后,万庆良以此身份挂职蕉岭县委副书记,分管农村工作。

        刘凤仪在梅州市曾加固改造梅州大堤,进行“一河两岸”改造工程,水利部和珠江水利委员会将此称为“梅州模式”。万庆良主政蕉岭时,也实施了“一河两岸改造工程”。熟悉万庆良的老干部说,“万庆良很会揣摩领导心思”,将刘凤仪的“梅州模式”搬到蕉岭。

        此前毫无地方管理经验的万庆良,在蕉岭大刀阔斧搞建设,政绩非常突出。“一河两岸工程”不仅为万庆良赢得民众的口碑,更令他获得梅州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青睐。但梅州一位老干部透露,万庆良离开蕉岭后,蕉岭财政亏空上亿元。

        或涉“30亿工程”贪腐

        主政蕉岭两年后,2000年,36岁的万庆良赴任共青团广东省委书记。2003年,万庆良卸任共青团广东省委书记,调任粤东重地揭阳。此后5年间,他由揭阳市委副书记升任揭阳市市长、市委书记。

        属潮汕地区的揭阳经济很不发达。在揭阳,万庆良的政绩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引进多个大项目,拉动揭阳GDP(国内生产总值)迅速增长;二是实施“30亿工程”改变了城市面貌。

        所谓“30亿工程”是因总投资约30亿元人民币而得名,包含“两河四岸建设”、市政建设等106个具体项目。

        5年间,在一系列项目的拉动下,揭阳的GDP一路攀升,揭阳也变了样。“30亿工程”实施前,揭阳像一个大农村,如今揭阳是城市的样子。

        2009年,广东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评价揭阳“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同年,海内外报刊上刊登大量“揭阳崛起”的宣传文章。

        然而,城建的巨大政绩背后是巨大的利益诱惑。2012年年底以来,包括原揭阳市委书记陈弘平、常务副市长刘盛发在内的多名揭阳市领导被查,他们均是万庆良任职揭阳市委书记时的下属。在投资约30亿的揭阳市政工程中,上述诸人均为工程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与商人存在巨额利益交换。而万庆良被调查的直接原因或涉揭阳腐败窝案。

        广州大舞台

        头顶“揭阳荣光”,2008年,44岁的万庆良当选广东省副省长。2010年,万庆良担任广州市长,2011年担任广州市委书记。2012年5月,万庆良当选广东省委常委,半年后,当选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至此,万庆良的仕途达到顶峰。他不仅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广州最年轻的市长和市委书记,还成为当时广东副省长中唯一的一位“60后”。

        在广州,万庆良依然延续了主政蕉岭及揭阳时期的施政思路:进行大规模城市建设,并引进大项目。

        2012年2月份,广州“三旧”改造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广州当年计划进行9个“城中村”清拆工作、启动20个旧城片区整治改造、开展30个旧厂改造、盘活土地5平方公里。

        这一系列规划遭到了诸多人士批评。广东省政协委员李公明认为,广州新城规划很多是以权力和资本主导,以土地空间效益为目标、以各种商业产业城为旗号,值得警惕。

        轰轰烈烈的城建后,“债务”后遗症正在慢慢浮出水面。2011年开始,广州市地方债负债率和偿债率连续逼近国际警戒线,债务余额不断上升。

        “升迁密码”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对选任干部提出考核评价标准,其中主要是进行干部量化考核和实绩考核,一度各地都出现“唯GDP论英雄”的选拔观。在一定程度上,万庆良的施政思路正契合了这一考核标准。

        万庆良的梅州老同事认为:从蕉岭到揭阳,再到省府广州,万庆良的施政风格一脉相承:通过经营城市“生钱”;大搞城市建设,改善城市面貌;通过拉大项目落地和房地产开发,快速拉动GDP增长。这正是万庆良的“升迁密码”。

        “没有钱就没有办法搞城建,因此,经营城市成为万庆良施政的关键。”梅州一位老干部说。公开资料中,万庆良在主政揭阳时期第一次提出经营城市的概念。2007年,万庆良在揭阳市委四届三次全体会议上提到:在城市建设上,要善于用经营城市的理念,整合土地、道路、广场、公共设施等有形无形资产,面向市场,灵活运作,以城养城,以城建城,以城兴城。

        “城建及上项目的背后是政绩,有了政绩就可以升官。”梅州一位退休干部说,万庆良主政之地的城建轰轰烈烈,几乎重建一座新城,这与很多体制内官员求稳的心态不同。

        知情人士称:万庆良经营城市、大搞城建的模式均涉及土地,很容易出问题。他与房地产商的关系一直较好,这在揭阳、广州商界已成为公开的“秘密”。

        (《新京报》7.14 周清树)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