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9·11”恐怖袭击那种大规模、高度组织化的特点不同,近年在西方国家出现的恐怖和极端主义活动多是“本土化、小型化,本地培养、就地行动”的“独狼式”袭击,这些势力的施暴策略就是对社会和政府进行“零敲碎打”,使之防不胜防。“独狼式”活动的隐蔽性更强、危害性更大,更难以被侦测发现。
2013年,美国发布《情报界全球威胁报告》称,基地组织各地分支正抓紧时机向南亚、西亚、北非、西非等地扩大影响,恐怖组织相互策应,仍将对美国本土发动攻击作为重要战略,并持续修订针对西方世界目标的相关战术、技能和流程;在恐怖主义思潮影响下,反社会类型的个体极端暴力活动正成为现代社会难以防范的严重犯罪形式。此外,恐怖主义问题与网络安全、跨国有组织犯罪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这三者被美国情报界视为最严峻的全球威胁。
然而,恐怖主义势力的全球扩散与美国的外交政策有密切关系。虽然本·拉丹已经在2011年5月被美军击毙,但其领导的“基地”组织仍以“反美主义”为圭臬:反对美国庇护以色列,反对美国在阿拉伯国家驻军,反对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伊斯兰世界发动“十字军东征”。美国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之角等地频繁发动无人机战争,造成大量无辜平民死伤,这给“基地”组织更有力地招募人员提供了口实。
近年,中东北非地区很多国家都发生政治动荡甚而是政权更迭,美国对此大多持支持立场,认为所谓“阿拉伯之春”能给这些国家带来自由民主。然而,恐怖主义势力却紧紧抓住利比亚、叙利亚、也门等国家爆发内乱的时机招兵买马,在中东北非寻求新的立足点,将其影响力从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向阿拉伯半岛(也门)、东非(索马里)和萨赫勒地区(马里)扩展。
“基地”北非分支、半岛分支等,在新恐怖势力和部落武装的串联下,正形成一条贯通阿拉伯半岛、东非、西非和北非的“恐怖动荡弧”。
(《东方早报》3.7 赵明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