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羲之在会稽内史任上。
此前,王述为会稽内史。王述母丧,按晋朝礼制,须辞官就地守丧三年,王羲之代王述任此职。按理说,51岁的羲之此时担任会稽内史,应是驾轻就熟、游刃有余了。但是,世情的变化让他无法轻松。会稽这个曾被称为东晋后方粮仓的地方,经过二十年的折腾,经济、政治、社情等诸方面已远不如前。
政务之余,羲之的兴趣在书法和养生上。经过多年积累,切磋琢磨,心领神会,不断完善,他的书法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并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继承秦汉,出乎篆隶,王羲之完成了书法艺术史上的伟大创造。王羲之的书法是基于实用而求新法,体势妍美,并自称一派;出于独立之精神,所以能冲破藩篱,不屑野鹜之讥,终成大家。
是年三月,上巳日,羲之应友人之约,来到会稽山阴之兰亭,行修禊之会。
魏晋人的思想构成比两汉要丰富得多,文化人的创造空间也自由得多。当时的文人们常常隔三差五地聚集一处,或谈书论画,或讨论学问,或评议人物,或辩证伦理,其机锋之聪明,悟性之灵动,近似春秋情景,其中很多文人多才多艺,性情挥洒处,凭空给那个时代增添了许多故事、色彩和趣味。这种文人聚会,时称“修禊”,亦叫做雅集——也就是现代人所说的文艺派对。
参加雅集的是一批名士及其子弟门生,还有高僧,一共四十二人。届时,他们会于山阴之兰亭(今浙江省绍兴市西南十许公里处)。这些人中,有谢安、谢万、孙绰、王凝之、王徽之、王献之等。会上共得诗三十七首。
暮春三月,正是江南杂花生树的时候,坡地上野花似锦,山林中清风徐来,与会者心情无不爽快。山阴一带,风景秀丽,古来天生,至今依然。说着,笑着,曲水上有酒杯慢慢游过来了。酒杯中盛了上好的酒。当酒杯轻悠悠漂移过来,大家便兴奋起来,王献之等一班小少年更是欢喜雀跃。盛满黄酒的酒杯轻盈地漂浮在清清的、光可鉴人的流水上,熟褐色的、琥珀一样的好酒飘散出一阵阵的酒香,人们等待一首好诗,或看某人不诗而饮。
第一轮酒杯迤逦而来,想必是饮酒者多而吟诗者少。刚刚进入情境,许多与诗歌有关的元素还没有调动起来呢。待流觞循回数次,饮者的心情畅快起来,诗就有了落脚处。
当酒杯第二次漂移到羲之面前,他吟诵了刚酿就的一首诗。
代谢鳞次,忽焉以周。
欣此暮春,和气载柔。
咏彼舞雩,异世同流。
迺携齐契,散怀一丘。
这首诗就像是一篇开场白,温文尔雅,不慌不忙,诉说着自己的欣喜,动员人们放开心扉,散怀一丘,不要辜负了这良辰美景。
谢安此时隐居山阴,应羲之之邀参加今日的雅集,心情恬淡,风度翩翩,饮酒赋诗对他来说犹如小菜一碟。他站起来,长袖翩翩,面对崇山峻岭,在清流急湍的流韵中吟诵了两首新诗。
接着是孙绰,孙绰为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辞赋家。他的兰亭诗作包括五言诗、四言诗各一首,同样非同凡响。气氛越发热烈起来,许多新诗出来,王玄之、王徽之、孙嗣(孙绰之子)也都吟诵了自己的诗作,且颇得好评。就连和尚支道林,也是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这个和尚虽然长得丑陋,但是性格开朗,热情活泼,于传道、诗文、格义、上层交往诸方面都十分主动相当积极,加上说话爽直,机智幽默,叫人觉得他很是可爱。
谢万也参加了这天的雅集。谢万字万石,文才隽秀,器量不及哥哥谢安,而善自炫耀,很会炒作自己,故早有时誉。孙统、郗昙、王玄之等,也各有新作。
春风吹散诗酒之气,飘浮于山色之中,流水传友情于葱茏之上,彼此呼应,人间的高雅酬答与自然的兴旺生气相互融合,天地间一时热闹,不必一一记述。
小憩时,孙绰提议将今天的诗作各自写下来,也好留个册页。谢安说是个好主意,支道林也鼓掌叫好。于是大家便各自就了笔墨纸张,将方才吟诵的诗正经写了,交给监酒人。监酒人将各位的诗作收在一起,算来有三十七首之多。谢安提议:今日雅集,得诗不少,且不乏佳作佳句,若是各自拿回,难免有形只影单、落叶无绪的味道,枉费了今日精神。依我看,大家共推一位贤者,将诸位大作收结成集,装订后人手一册,纵然灌木野花,到底是个景致嘛。
众人一齐赞同。孙绰问:将何以名之?谢安说:因地而名,不妨号之为《兰亭诗集》。众人又是赞同。谢安又说:人有冠冕之美,雁有领衔之歌,此集乃众人和声,若有君子为之序,方称全美啊。本人提醒各位贤者:不妨请一贤德之人给此诗集撰一篇序,记述今日之事,非为传世,聊志今日情形也。谢安的这个建议再次获得了众口一词的称赞。
于是,谢安推举王羲之为该诗集作序。他说:此事非右军不可,别人不必掠美。窃以为,内史文笔俱佳,为今日之事多劳,责无旁贷,诸位以为如何?孙绰当即附议:右军德才兼备,又是长者,此事非将军莫属。王羲之面带几分微醺,自觉责无旁贷,便笑吟吟答应下来:诸位且去游玩,待我稍作斟酌,须臾便好。
千古绝响
一股激情涌上心头,羲之挥笔写下那篇千古传诵的《兰亭集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羲之神情专注,文思洋溢,下笔如有神助,一气呵成。
待其放下手中的笔,不由得长叹一声,心中积存多年的块垒顷刻瓦解。
众人回来,聚于书案前后,一一阅读羲之的美文,无人不赞叹,无人不称许。
《兰亭集序》,又名《临河序》、《禊序》、《禊帖》、《兰亭记》。不论叫什么名字,东西就是那一个,人物就是那一个,书法就是那一个,无可代替,不可重复,称得上千古绝唱。兰亭雅集是中国文人自由吟咏的一次绝唱,是魏晋士族文人生活的典型写照,也是那个时代的文化体现。《兰亭集序》,文章和书法神形兼备,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是一座难以超越的顶峰。
自那以后,历代都有学王羲之、摹写《兰亭集序》的。尽管这倾心尽力的学习也产生了许多可圈可点的好作品,但就整体风格而言,至今还没有哪件作品超越《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的产生,是综合文化因素的曼妙产物,是一种艺术云层在某个特定地域落下的雨水。虽然那只是数十人的雅集,但却是一个时代的文化缩影,也包含了许多的偶然和必然。即便魏晋人物穿越到今天,让他们重做此事,未必就能得到当日之风情、当日之诗文、当日之感慨、当日之成果。时过境迁,彼时彼地的人文因素都已变化,没谁能重现当时的全部信息。
《兰亭集序》的书法之美与玄学思辨有关。玄而又玄,众妙之门,思想可以借助逻辑和概念说明白,但有穷的文字无法点拨无穷的、混沌的、如来如去的美感。王羲之的书法将这种玄妙意蕴进一步幻化,读者每览此书总觉得眼花缭乱,不知自己是在理解文字呢还是在赏鉴书法。在这里,整个作品从文字的内容到书法的韵致都具备了形而上的元素。
殉葬的宿命
王羲之深知此作的重要,将之视为传家宝。他曾经想多写几份,留给子孙做范本,但他一写再写,总是不能如愿。为此,他很苦恼,难道说自己写的字却不能自我再现一次吗?王羲之还是那个王羲之,笔墨也未曾变化,怎么就是写不出第二个《兰亭集序》了呢?此烦恼,折磨了羲之好长时间。
《兰亭集序》作为书法史上的瑰宝,曾在王家代代相传,一直传到王家的七世孙智永手中。智永在绍兴云门寺出家为僧,没有子嗣,圆寂前将祖传真本传给了弟子——辩才和尚。唐朝初年,李世民大量搜集王羲之书法珍宝以便经常临习,他将《兰亭集序》奉为至宝,可惜只闻其名未见其面。出于仰慕,唐太宗李世民曾多次重金悬赏,一直没有结果。
一天,太宗对宰相房玄龄言及他的这块心病,叫宰相无论如何想想办法把那个宝贝弄来,哪怕看一眼就死,也无憾了。房玄龄多次派人去“借”去“看”,辩才和尚总是装憨卖傻,一口咬定说自己根本没见过那东西。后来房玄龄发现监察御史萧翼熟谙书法,尤其喜爱二王,对王羲之的每件传世作品都如数家珍。而且,此人善于计谋,于是房玄龄就向皇帝推荐萧翼去办这件事。李世民亲手写了圣旨,让萧翼随身带好,前往搜寻旷世珍宝《兰亭集序》。
萧翼做足功课,从辩才手里骗得《兰亭》真迹,回到京城长安,唐太宗欣喜若狂,当众宣布:房玄龄荐人有功,赏锦彩千尺。萧翼加官五品,晋升员外郎,并赏给他一处豪华住房及许多金银宝器。
唐太宗对《兰亭集序》爱惜至深,终日临摹,书法不无长进。弥留之际,他将太子唤至耳边,说:我死后,有一事,希望你能做到。太子忙问何事。李世民就把心愿说与太子:将《兰亭集序》原迹陪葬昭陵。太子至孝,哪能不听老子的话?于是,《兰亭集序》真迹就成了太宗的殉葬品,深藏黄土之下,至今未见天日。这段故事更增添了《兰亭集序》的传奇色彩和神秘气氛。
(《书圣之道 王羲之传》王兆军著 作家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