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金安先生出生在陕西西安一个农民家庭,他的父亲梁才早年追求进步,仗义疏财、赈济灾民,解放初期在西安北城一带非常有名气。
在西安,流传着很多有关周恩来的故事。梁先生从小受到父辈言传身教,更受到周恩来的巨大影响。此后,他开始收集周总理的相关新闻报道、图片、书籍,并主编了《外国政要视野中的周恩来》一书,以此扬天下之正气。
有人声称,毛泽东已走下“神”坛,只要把周恩来请下“圣”坛,中国共产党就不再神圣。对此,梁先生说:“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推翻封建王朝、争取民族解放的伟大革命中,产生了一大批仁人志士,他们是人民的公仆,周恩来正是这些人中最杰出的代表之一。正因为有周恩来这样一大批杰出的代表,中国共产党才永远神圣。”
梁先生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从中可以看到周恩来怎样对待人民,我们今天应该如何学习周恩来的这种优秀品德。
1958年6月的一天,周恩来到密云县潮白河上查看修建密云水库的坝址。在返京的路上,一场大雨伴狂风倾盆而下,车无法再走了。他们在路旁一个叫溪翁庄的村子旁停了下来。县里同行的同志请周恩来到路旁的农家避避雨,周恩来说:“咱们这么多人进去,事先也没打个招呼,不太好吧。”县里的同志说:“这是侯大爷的家,他儿子就在县里工作,用不着打招呼。”
正说着,院门打开了,一位60来岁的老大娘走出来,将他们往里面让:“雨这么大,赶快进来避避吧!”周恩来迎上去和大娘打招呼:“大娘,我们一车这么多人到你老家,连个招呼也没打,太给你添麻烦了。”
周恩来进了屋,就在炕沿上坐了下来,和大娘拉起了家常。大娘还端出了一箩筐杏子,招呼大家尝尝鲜。大娘一边说,一边捡了几个大杏,在衣襟上擦了擦,递给了周恩来。周恩来马上接过杏子,当即谢了大娘:“够给你添麻烦了,你还给我们杏子吃。”他洗也没洗,擦也没擦,直接咬了一口杏子,一边吃一边说:“嗯,这杏子味儿是不错,确实好吃。”
这时,大娘好像发现了什么,她盯着周恩来边瞧边念叨:“你这位老同志怎么这么面熟,我好像在哪儿见过。”周恩来故意打趣地问:“是吗,怎么会这么巧,你老究竟在哪里见过我?”大娘正在纳闷,不想大娘的儿媳妇跑了进来,她一眼就认出了周恩来,十分惊喜地说:“妈,这是咱们的周总理啊!”大娘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咱们的总理,我咋就能忘记了呢!”周恩来看出大娘有点难为情,忙岔话解围地问大娘:“咱们这里称老人是大妈,还是大娘?”“我们这里一般都称老大妈。”侯大娘回答说。“那好,我就称你侯大妈吧。”周恩来说。
这时,侯大爷领着小孙子和小孙女回来了,娃娃们眼更尖,一进门就认出了周恩来,高兴得又蹦又跳。周恩来下了炕沿,走上前去拉着两个孩子,问他们几岁了,上学了没有。随后,他又和大家谈起来,详细询问了这个村子的情况,一边听一边在本子上认真记录。
谈话之间,雨已经停了。一见雨停,周恩来立即站了起来,向侯大娘一家告别,他说:“打扰了,非常感谢你们。下次我再来看望你们。”一行人上了车后,周总理还从车窗中伸出手来,向侯大娘一家挥手告别。
梁先生信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他说自己现在身为一介平民,格外关心党的建设。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些高级干部为了个人的私利不惜分裂党的行径令人痛心,为了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有必要大张旗鼓地宣传周恩来立党为公、相忍为党的精神。
(《光明日报》9.6 陈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