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癞蛤蟆”一词突然走红,原因是在一个汉字听写大赛上,它竟然难倒七成成年参赛者,这也引发了国人的深思:当提笔忘字已成为普遍现象,究竟该怎样“捍卫”我们的语言?
或许,我们能从以热爱语言著称的法国人身上得到些许启示。
法国对法语的重视和保护在全世界都是出了名的,最早规范语言的法律可以追溯到1539年的弗朗索瓦一世;近代以来,历任政府都有专设机构负责保护和推广法语,名为“法语联盟”的学校几乎开到世界各个角落。此外,法国政府也不放过任何一个国际会议或是赛事的机会推介法语。
不过,法国上下也意识到,除了完善的法律条文,激发民众对语言的自豪与认同感更加重要。在此方面,一年一度的全国听写大赛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这项赛事举办了20余年,影响越来越大,最近几届都吸引了几百万人参加,几乎成为法国人的一个节日。
现在,每当有朋友向我抱怨,在巴黎游玩时用英语问路遭到“冷遇”,我总是笑言,这正是法国人对语言的骄傲在“从中作祟”。它看起来有些不近人情,不过,要“捍卫”自己的语言和文化,有时就是需要走一走“群众路线”。
(《新华每日电讯》8.19 李学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