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3年08月24日 星期六

    李遇秋:为《长征组歌》倾注半生心血

    《 文摘报 》( 2013年08月24日   06 版)

        6月14日,作曲家李遇秋先生病逝,享年84岁。40多年来,李遇秋的名字始终是和《长征组歌》连在一起的。

        1965年初春,上级交给战友文工团总团副团长晨耕和生茂、遇秋一项重任,为总政治部主任肖华上将的《长征组诗》谱曲,并希望将来能够像《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那样在军营广为传唱。

        阳春四月,《长征组歌》的“主旋律”初稿敲定。于是三人加上随后调来的唐诃,赴杭州向正在养病的肖华汇报了《长征组歌》的创作进程。4个人边说边比划边唱,肖华听后觉得满意。接下来,这位红小鬼出身的将军诗人不顾疾病缠身,抽出了10个上午给他们4个人“上课”。李遇秋后来回忆说:“肖华将军对长征精神的解读,为我完成《长征组歌》的后期创作及几次大的修改,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从杭州回京后,就该写总谱了。这个重任落在了“科班”出身的李遇秋肩上。他回忆:“那是1965年盛夏,我的创作环境就是在战友文工团的一间只有3平方米的陋室里进行的,屋里热得像个‘锅炉房’。那时全仗着我年轻,体力充沛,几乎没白天没黑夜地在写,有时热得受不了了,就索性‘赤膊上阵’,双脚泡在凉水盆里,身上只披着一块湿毛巾……”

        音乐总谱拿下后,排练时又遇到新的问题。当时,战友歌舞团搞声乐和器乐的加在一起总共不过30人,根本无力去完成这一多声部大型作品。在这种情况下,团领导只好决定从其他部门和单位借来了40多人,人虽然够了,但其中很多人还不熟悉五线谱,只好一边学一边唱。李遇秋回忆:至于当时乐队的情况就更糟糕了,1964年,在“革命化、民族化”的幌子下,刮起了一阵“改革乐队”的风,几乎砍掉了所有的西洋乐器。他只好采取有什么用什么的办法,来了个中西乐器大合奏,没想到合在一起的效果还不错,既悲壮又铿锵。

        1965年秋,《长征组歌》在北京隆重上演,引起了轰动。

        1975年,邓小平同志复出,共和国重现“艳阳天”。遵照上级指示,遇秋对《长征组歌》进行了修改并重新配器。这是10年浩劫后期呼唤长征精神的一个壮举。

        李遇秋老人曾兴奋地回忆:当时的情景真是让他终生难忘——在拥有近2000个座位的北京展览馆剧场,两个月内连续演出了40场,而且场场都座无虚席,报纸和电台冲破阻力连续报道,轰动了全国。邓小平同志在审查时,亲自动笔,将《突破封锁线》一段中的一句歌词改为“全军想念毛主席、迷雾途中盼太阳”。这一句改得好,进一步突出了毛主席的领导地位,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这次演出,战友歌舞团已是“兵强马壮”,无论是乐队还是合唱队,水平及编制较过去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周总理在病重期间,仍然惦记着《长征组歌》。他在看了电视转播的实况演出后,又派工作人员索取演出的实况录音。在一次演出之前,中央电视台的同志来到剧场说:“总理在医院想看《长征组歌》,今天我们来进行现场拍摄。”那天,不用再作任何动员,演出非常成功……临终前,周总理还念念不忘那句“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歌词。

        (《解放日报》8.20 王建柱)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