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会议确定重点要加强市政地下管网建设和改造,加强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加强地铁、轻轨等大容量公共交通系统建设等。而不久前,据环保部等透露,我国将投资1.7万亿元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将投入2万亿元进行水污染治理。再加上此次公布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舆论纷纷议论“新4万亿”已经悄然来临。
不过,与5年前的“旧4万亿”相比,“新4万亿”不仅投资领域较为不同,而且其投资背景,以及投资参与主体亦大相径庭。
就投资领域而言,5年前的“4万亿”投资刺激计划,主要投资于铁路、基础设施,环保虽然亦在其内,但其规模仅为2100亿;而“新4万亿”投资计划,则首次将环保列为中央投资计划的核心所在,其投资规模将高达1.7万亿元,而且与“旧4万亿”过于侧重于城际交通相比,“新4万亿”则将包括地铁、轻轨在内的城市交通作为重点。以此观之,“新4万亿”是要能够做到增长与民生兼顾。
与此同时,“新4万亿”投资参与主体也将更为多样性。“旧4万亿”投资刺激是以行政主导型为主,且融资渠道以指令性(或变相)银行信贷为主。而“新4万亿”投资计划则明确“凡社会能办好的尽可能交给社会力量承担”,这说明“新4万亿”投资计划具有明显的市场化特征。
(《新京报》8.2 杨国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