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3年07月13日 星期六

    日本夏日祭典多

    《 文摘报 》( 2013年07月13日   07 版)

        青森县的睡魔祭

        盛夏时节人们容易犯困,古代人将此归咎于睡魔,从而制造出巨灯以赶走睡魔。自19世纪以来,睡魔祭为当今青森县的一大盛事,甚至被指定为日本的重要非物质民俗文化财产。

        睡魔祭的最大看点便是驱魔巨灯。在古代,人们用竹子编成框架,将和纸糊于其上并绘出插画,但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改用铁丝在完善各种细节的前提下做出了立体的驱魔灯,这在艺术和技术上均达到了一个飞跃。从前,巨灯的题材主要为日本的神明、歌舞伎、历史人物和中国的《水浒传》《三国志》等等,但自60年代,增加了青森县当地的民间传说、伟人、甚至日本古装剧的人物。现代的驱魔巨灯一般长9米、宽7米、高5米,总重量4吨,一个巨灯制作耗时近三个月。到了晚上,只要给内部的灯泡通上电,一个个气势恢宏、色彩鲜艳、勇猛威武的人物便展现在观众面前,令人眼前一亮。

        秋田竿灯祭

        所谓竿灯是在长竹竿上吊挂成串的灯笼,其有四种大小不同的规格。其中最大的竿灯被称为“大若”,高度可达12米,挂有46盏灯笼,总重量约为50千克,要撑起这种竿灯需要一定的力量与技巧。技艺高超者不但可以撑起大若,更可以将竹竿在额头、肩膀与腰之前来回切换。

        竿灯祭分为白天的“妙技会”与晚上的“夜本番”两部分。在妙技会上各大高手肩负着个人乃至团队的名誉,在撑竿灯技巧上一决高下。夜幕降临后人们在太鼓、竹笛与吆喝的伴奏下,撑起竿灯游行于秋田车站西边的大街,这便是夜本番。活动中不仅有当地居民的传统灯,更有企业竿灯与赞助商竿灯,竿灯总数可达250支以上,整条大街被成千上万盏灯笼照亮的景象非常壮观。

        仙台七夕祭

        七夕风俗于奈良时代从中国传入,并一直延续至今。日本明治维新后曾将七夕由旧历改为公历的七月七日,但在七月,日本不少地区为梅雨天气,遂将七夕祭延迟一个月改为在干热的公历八月举行。

        如今仙台的七夕祭已成为日本最大的七夕活动,会期为每年的8月6日-8日,市内挂起的笹饰超过3000根,观光游客可达200万人以上。笹饰就是在七夕祭的前几日,各大商业街从山上砍下十多米长的大竹,用几个月前便开始准备的如大绣球、彩带一类的饰物精心妆点,从而做成笹饰挂在商店街的拱顶上。每一根笹饰所需要的费用在数十万至数百万日元之间。活动第一天所有笹饰集体亮相参加评选,当天下午将决出金银铜三等奖。笹饰上面还挂着名为“七饰”的祈福小物件,它们是:长条诗笺(祈求学问进步)、纸衣(祈求无病无灾)、纸鹤(祈求家人平安健康)、荷包(祈求生意兴隆)、渔网(祈求渔业农业丰收)、碎彩纸篮(祝愿节俭清净)最后是风幡,象征着织女的纱线。

        (《朝日周刊》常夏/译)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