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3年06月01日 星期六

    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博士

    《 文摘报 》( 2013年06月01日   05 版)

        30年前,新中国培养的18名第一批博士在人民大会堂被集中授予学位。5月27日,他们之中的11位再度相聚,畅聊起当年的博士生涯。

        重返校园之前,18颗博士“种子”埋藏在建筑工地、劳动农场,甚至地方剧团里。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搞科研被认为是走“白专”道路,中国科技大学教授范洪义在农场劳动时,站在河边背英文字典,就被认为“崇洋,不积极参加文化大革命”。

        范洪义中学毕业后考入中国科技大学,想成为一名科学家。但刚上了两年学,“文革”开始,“读书无用论”流行,高年级的学生把课本从教室里扔出来。范洪义在走廊里捡了本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的《量子力学原理》,自己学习。其中一个看不懂的地方,成为他读博时的研究内容。

        1978年,教育部恢复研究生招生。范洪义考上了中国科技大学。重新回到校园的这些人几乎把所有时间都用来学习。华东师范大学原校长、18个人中年龄最小的王建磐记得,一到星期天,辅导员就来宿舍使劲敲门喊:“出去玩!别在宿舍过星期七。”可没人听他的。

        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颁布,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建立。范洪义等人因为“文革”前就有不错的基础,被列入博士培养对象。

        “终于可以理直气壮地做科学研究了。”30年后,64岁的王建磐说。“文革”时期,被许多少年人视为偶像的华罗庚也被关了起来,学校派了一群学生看着,防止他自杀。那时华罗庚白天被批斗,晚上就和他聊天。华罗庚常说,搞研究抓住一个问题就不能放下,要坚持去想。

        第一批博士,拥有一个现在看来很“奢侈”的培养阵容。

        马中骐的博士学位证书编号为“10001”,他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博士学位的人。老学部委员、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胡宁是他的导师,“两弹一星”元勋彭桓武、中科院院士谷超豪参加了他的博士论文答辩,时任中科院数理学部主任的核物理学家钱三强签发了他的博士学位证书。

        这是由“黄金团队”打造的一群人。第一批博士生导师几乎都是院士及各领域内的顶尖学者,而且每人只带一两名博士。

        当年的博士李尚志曾经和导师5天通了10封信讨论问题。“因为是首批博士,在质量上不能出差错。只要国内高校有一名专家对论文提出反对意见,答辩就得推迟,当时就严格到这种程度。”李尚志说。  

        王建磐的导师还把刚留校的青年教师一批批“赶”到国外去,让他们在外面交流锻炼,60多岁的他代替这些年轻人给研究生上基础课。国际上最新的科研他讲不了,就邀请外国学者。

        马中骐毕业后也去了美国进修。他曾和杨振宁一起工作。让他印象深刻的是,曾有一篇论文是杨振宁给出的方向,并且提供了方法,却坚决不同意署自己的名字。这样的学风普遍影响了当年那一批博士。

        如今,当年的18名博士依旧活跃在一线,从事科研工作。“如果做不出什么成果,就对不起这个‘第一批’,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责任感。”马中骐说。

        (《中国青年报》5.29 王晶晶)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