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3年04月06日 星期六

    新任外交部长王毅

    《 文摘报 》( 2013年04月06日   06 版)

        王毅是“文革”后第一届大学生,当年以24岁“高龄”考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所谓“高龄”,是因为当时“二外”对考生年龄有着特殊要求——不得超过25岁。

        在大学,王毅当了四年班长,被评价为善于思考,“笔头尤好”。光是毕业论文,王毅就交了两篇,一篇拿日语和中国朦胧诗做比较,一篇拿中国历史和日本历史做比较,同班同学回忆称:“答辩老师都没办法对他的这两篇文章进行评判。”这是在夸他。

        王毅大学毕业进入外交部后,从亚洲司日本处科员做起,当时的主要工作是替领导写发言稿,然后一级一级往上报。

        有同学觉得他的才干要被埋没了时,“笔头尤好”的王毅迎来机会,当时的总书记胡耀邦首次出访日本,发言稿的起草任务落到王毅头上。王毅的稿子返回时,胡耀邦只修改了两处,稿上还有他的批语:“此稿写得很好!”

        尽管在公开资料中,王毅被描述为出身普通家庭,不过,《党史博览》杂志在介绍外交部发展史时提到,王毅的岳父是中国首任裁军事务大使钱嘉东。在周恩来秘书纪东的回忆录《难忘的八年》中,钱嘉东是陪伴周恩来直到去世的三名秘书之一。

        王毅真正进入公众视野是在2003年8月启动的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上——他以外交部副部长身份担任中国代表团团长。

        前四轮谈判历时两年。为了一份《共同声明》,中方起草了六份草稿,而王毅则经历了马拉松式斡旋。“朝鲜放弃核计划、美国保证不入侵朝鲜、各国提供给朝鲜足够的能源援助”,成为王毅担任代表团团长二十五个月后达成的阶段性成果。

        而后,在知天命之年,王毅迎来了一次关键任命。2004年8月,中国第十次驻外使节会议上,政治局九名常委悉数出席,当时上一任驻日大使武大伟已经归国,而有心人从新闻画面里发现,刚被免去外交部副部长职务的王毅坐在台下。

        随即,外交部证实:王毅出使日本。

        51岁的王毅被寄托了重新发挥已故中日友协会长廖承志的作用。在日本,王毅留下最有名的名言是:“大使,就是大家都可以使用的人。”

        “他的确是那么做的”,新华社旗下的《国际先驱导报》就描述过王毅救助在日“打黑工”的中国籍男子的故事:当时日本《关西华文时报》给王毅转来一封求助信,一位身患血癌的中国打工者在日濒临绝境,急需回国治疗。随后,使馆和日方协商,特事特办,在病房里为病人办理了回国手续,第二天晚上就安排这名男子回国。

        “远亲不如近邻”。王毅在日本还打民间外交牌。到日本没多久,他就组织了一场特殊活动:邀请使馆周边的日本邻居们来做客。在《国际先驱导报》的描述中,使馆“华灯齐放,歌声悠扬……使馆厨师们端出了一盘又一盘色香味俱全的中式佳肴,令日本邻居们赞叹不已”。

        (《壹读iread》2013年第6期 王钟的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