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葱五千斤,江西金橘一千斤,白菜五千斤,萝卜五千斤,西湖龙井一吨,湘绣被面三十条……”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毛泽东对苏联进行了漫长的访问,一个新生的农业大国,给一个天寒地冻的工业大国,送了一份非常特别的见面礼。从此,社会主义阵营中这一对大国,开启了40年的恩恩怨怨。两国互赠的礼品,也是中苏关系起伏演变的写照。
互送“帝王级”的见面礼
1949年12月16日,毛泽东率中国代表团抵达莫斯科。这次访苏,是毛泽东生平第一次走出国门,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重大外事活动,实际目的是签订友好互助同盟条约,公开的名义却是祝贺斯大林70大寿。
除送给苏联的农产品外,毛泽东为斯大林精心准备了一系列生日礼物。包括湘绣斯大林大元帅全身像一幅;江西瓷烧斯大林相片二块;康熙青花大瓷花瓶一对等。这些礼品中既有以斯大林个人形象为主题的艺术品,也有帝王享有的奢侈品。苏联方面赠给毛泽东的一件纪念品也颇具个人崇拜色彩:仿牙雕斯大林故居建筑模型。
接连两天冗长的祝寿活动后,斯大林对条约事宜避而不谈,毛泽东很是恼火。谈判过程虽然不顺利,但结局还算皆大欢喜。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签订,毛泽东的心情也豁然开朗。
1950年2月17日,毛泽东启程回国,火车上载着大批苏联回赠的礼物,其中以两辆吉斯小轿车最为贵重,是斯大林送给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当时中国还不能生产汽车,毛、周等领导人乘坐的多是从国民党军那里缴获的吉普车。吉斯是斯大林汽车厂出产的顶级豪车,送给毛泽东的吉斯115能阻挡子弹和步兵地雷,成为毛泽东的终身座驾。
赫鲁晓夫带来“大礼”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去世,赫鲁晓夫当选为苏共第一书记。1954年9月29日,赫鲁晓夫率苏联政府代表团应邀访华,带来了一份大礼。
10月12日,中苏双方发表了联合宣言:苏军从旅顺口海军基地撤退,1955年5月31日之前将该基地交由中国完全支配;签订中苏科学技术合作协定;苏联为中国提供5.2亿卢布长期贷款的协定,等等。此外,苏联还赠送中国拖拉机198台,汽车40辆,播种机120架,无线电台16个……这份厚重的馈赠标志着中苏蜜月达到高潮。
1956年3月,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做了反对斯大林的秘密报告,10月发生了波兰和匈牙利事件,社会主义阵营群龙无首。赫鲁晓夫自然想做龙头,急需中国支持。1957年11月2日,应苏联再三邀请,毛泽东率中国党政代表团到达莫斯科,参加十月革命40周年庆典。
上一次中国代表团访苏有点学生拜访老师的意味,这一次则地位大不相同。毛泽东到达莫斯科后,被安排住进克里姆林宫中最豪华的叶卡捷琳娜女皇的寝宫,而其他国家兄弟党的领导人都住在列宁山等处。第一次访苏时,毛泽东睡不惯弹簧床、用不惯坐式马桶,这一次寝宫中的床垫和厕所都按毛的习惯进行了改装,可见苏联方面颇花了一番心思。
享受不了“社会主义的鱼子”
1957年11月20日,中国代表团离开莫斯科,再过一个多月就是毛泽东64岁生日,临行前苏联人送来一些生日礼物,其中包括大颗粒的鱼子酱,是苏联特产的奢侈食品。回国后的一天,毛泽东请了几位身边工作人员吃饭,他指着桌上一小碟鱼子说:“你们都来尝尝,这是社会主义的鱼子呢!”这种鱼子腥味重,中国人一般吃不惯。毛泽东问:“怎么样,好吃吧?”“好看不好吃,吃不下。”“对着哩,掐(吃)不下就不掐嘛!”毛泽东用湖南乡音逗得在座的人都笑起来。此时,中苏之间的诸多矛盾也到了无法强咽的临界点。
1960年7月,苏联单方面撕毁了同中国签订的304个合同,撤走全部在华专家。11月,莫斯科举行八十一国共产党、工人党代表会议及苏联十月革命43周年庆典,中共中央决定,派出以刘少奇为团长、邓小平为副团长的代表团参加。刘少奇抵达莫斯科时,没有仪仗队和红地毯,欢迎规格远不如以往。中方带去的礼物也大为缩水,送给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礼品是:男女大衣料各一块、西服料两块、绸一匹和茶叶四罐。赫鲁晓夫回赠给刘少奇一台电视、电唱、收音、录音四用组合电器。
“葬礼外交”送花圈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苏持续交恶。1982年,苏联最高领导人勃列日涅夫突然逝世,给中苏关系缓和提供了一个契机。邓小平派黄华为特使前往吊唁,苏联方面心领神会,黄华送的花圈被安排在较为显著的位置上。1984年,苏联两任领导人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接连去世,中方分别派出万里副总理和李鹏副总理吊唁。时任总书记戈尔巴乔夫与李鹏举行了正式会见,20年来,这是中国领导人首次与苏联最高领导人会谈。
经过中方三次著名的“葬礼外交”铺垫,1984年12月,前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阿尔希波夫冲破阻挠率团来华。阿尔希波夫一直在为中苏恢复友好努力。
阿尔希波夫给中国领导人和当年故交都送了礼物,给国家主席李先念的是一套鸭子造型的描金彩绘漆餐具,花纹极具俄罗斯传统风情。中方为这份礼物赋予了美好的寓意:春江水暖鸭先知,鸭子是春的使者,告诉大家,中苏之间的坚冰就要融化了。
(《文史参考》2012年第22期 李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