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2年11月10日 星期六

    古北口诞生《义勇军进行曲》

    《 文摘报 》( 2012年11月10日   07 版)

        古北口的得名  古北口镇位于北京市东北约120公里的燕山深处,是由京城去往东北平原、北方草原的咽喉要道,故有“京畿门户”之称。传说,乾隆皇帝携臣子避暑承德路过此地,问刘墉古北口从何得名?刘墉回答:“此处之南有古关,这儿又叫北口,将古关和北口结合,便得名‘古北口’。”

        抗战往事 1933年3月的一天,由东北军守卫的第一道防线在日军的飞机大炮猛烈轰炸下被击垮,千里行军、由徐州开赴古北口的国民党中央军第17军第25师,喘息未定就投入了战斗,25师师长关麟征坐镇将军楼指挥,并亲率部下冲入敌阵,被手榴弹炸成重伤。部队虽然保住了阵地,但死伤官兵的血肉身躯已经堆满整个阵地。如今,在将军楼楼顶仍留有日军当年占领此处时,用刺刀在墙砖上刻下的“步兵17连队占领”字迹。

        古北口有座号称“两步三庙”的药王庙,庙以东的帽儿山下,一座墓碑不得不提。1933年4月末的一个夜晚,帽儿山上的军事哨所与指挥所失去联系,被日军包围。抗日志士据守帽儿山山顶孤军作战,日军伤亡过百也没能夺下这个制高点,只得动用飞机大炮联合轰炸。冲上山顶的日军在清理战场时惊讶地发现,支离破碎的中国士兵尸体仅有7具。面对这7位中国勇士,日军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他们举行了一个属于军人的仪式,将勇士尸体掩埋,并立起了“支那七勇士之墓”的墓碑。

        《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 1933年初春,已经突破山海关的日军突然对古北口沿线实施密集的空中轰炸,守卫在此的东北军根本无法搭建有效的防空掩体,数万官兵凭借血肉之躯死守阵地。战火中,一支自发组织起来的慰问团冲到长城脚下。在混乱的人群中,一个瘦弱的身影突然停止了躲闪和奔跑。他的内心被眼前惨烈而悲壮的景象深深地震撼了,这个略显文弱的青年就是戏剧家田汉。他目睹我方将士在敌人猛烈攻击下大批阵亡,但中国军人并没有被打垮,他们摞起战友的尸首,堵住长城被炸出的豁口,继续在阵地上和日军战斗!

        一年后,田汉创作了以长城抗战为背景的剧本《凤凰再生》。剧本搬上银幕,更名为《风云儿女》。电影中的主题歌就是在当时迅速传遍大江南北、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

        (《中国电视报》11.1)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