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2年11月10日 星期六

    “守护”微笑

    ——医生袁贤瑞的故事

    《 文摘报 》( 2012年11月10日   06 版)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35病室传出暖暖笑声。科室主任袁贤瑞俯身查看来自江西宜春的敖女士病情。

        敖女士患巨大型听神经瘤,经袁医生5个多小时努力,做了全切手术。暂时不能开口的她,一直用微笑回应着医生的关怀。

        “她笑得怎么样?笑得好就证明面神经保留、恢复得好!”袁医生自问自答。

        袁贤瑞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神经外科专家。“我最高兴的事,就是看到他们术后的笑容!”袁贤瑞取出电脑,打开一个容量超过90G的患者数据库,从医25年,超过5000例的神经外科疾病患者的资料都在这里。

        记者注意到一份文档某几个页面,满满的,由一张张笑脸构成。

        微笑与生命同样重要

        听神经瘤作为颅底肿瘤的一种,全切的手术难度和风险非常大。尤其对于大型听神经瘤,全切肿瘤并保留面神经功能特别是听力,十分艰难。

        2001年,一名18岁的女孩在医院做听神经瘤切除手术,手术很成功。由于女孩的肿瘤巨大,当时又没有相应设备,在切除肿瘤的同时,面神经未能保留,女孩面瘫了。

        术后回访中,女孩痛苦地告诉袁贤瑞,虽然身体康复了,但因为面瘫,不敢出门,不敢交友,一切梦想都成了泡影。

        “当孩子告诉我她生不如死时,我心情很沉重。”袁贤瑞告诉记者。

        2002年起,袁贤瑞和同事开始专注于听神经瘤。“手术,既要拯救患者的自然人的生命,更要拯救患者社会人的生命。”遇到困难时,袁贤瑞就拿这句话和同事共勉。

        为了病人的笑容,袁贤瑞竭尽全力。

        年近六旬的袁贤瑞,每天上下班都是爬楼梯。他还要求同事跟他一起爬。“一是医院病人多,电梯留给病人;二是神经外科也是个体力活,工作之余要多锻炼。”袁贤瑞的同事解释。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袁贤瑞做颅底手术的起步时期。“第一台手术,我印象很深。从早上八点钟,做到第二天上午九点,超过二十四小时。”

        在将近十年的时间内,这样的手术时间,成为一种常态。搞麻醉的医生觉得,跟袁贤瑞做一次手术下来,自己全身都会发麻。

        尽善尽美的袁贤瑞,25年主刀超过5000例手术,大型、巨大型听神经瘤近400例,术后面神经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者达86%,听力保留率超过20%。

        医生来假的,是一辈子的耻辱

        袁贤瑞要求学生和同事多从病人角度想问题,但绝容不得“想歪了”。

        袁贤瑞手术时,一位学生负责做病历记录。术后,袁贤瑞调看时,发现记录尽挑好的写。

        “病历记录既是医学档案,又是法律文件,必须真实全面,不真实全面,发现不了疾病本身的规律特征;不真实,由此得出的结果就没有参考价值,结论就可能片面甚至错误。”

        “做记录,搞科研,医生如果来假的,不仅是一辈子的耻辱,还会贻害性命。”

        一位农村患者,因慢性硬膜下血肿来看病,在长沙东拼西借,凑齐8000元住院费。主管的进修医生,一下子就开了4000多元的治疗药物,导致手术做不成。

        “这是一种罪恶!”发完脾气,处理完当事医生,袁贤瑞在科里定下“铁令”:凡超过500元的处方必须经病房组长签字才能生效。

        采访中,袁贤瑞的手机不时响起,不断有人来访,都是咨询病情的。他一年要做300多台手术。每一台手术以后,就多一张笑脸。灿烂的笑脸组成一道灿烂的生命墙。

        (《光明日报》11.3 唐湘岳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