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2年07月26日 星期四

    王炳根先生为冰心研究会会长、冰心文学馆馆长,关于冰心夫妇是如何教育子女的,他特意撰写了此文。

    冰心夫妇对子女的教育

    王炳根 《 文摘报 》( 2012年07月26日   05 版)

        冰心成名早,发表作品多,在她与吴文藻先生结婚的时候,已经拥有《繁星》、《春水》、《超人》与《寄小读者》四个作品集。家庭收入,除了他们在燕京大学等校当教师的薪俸外,还有一笔可观的稿费与版税的收入。燕京大学对冰心非常器重,专门给他们盖了一座小楼,就是现在北京大学燕南园中的66号小楼。

        在这座小楼中,迎来了他们的三个孩子:1931年2月,儿子吴宗生(吴平)、1935年5月,大女儿吴宗远(吴冰),1937年11月,小女儿吴宗黎(吴青)。按照当时的家庭条件,完全可以请奶妈哺养孩子,但哺育与教育孩子的事情,冰心总是亲力亲为。孩子们还记得,放学回家时,看到的多是母亲拿着块抹布东擦西擦,很少见她伏案写作。他们居住的条件,有时宽敞,有时简陋,但总是被冰心收拾得井井有条。

        冰心吴文藻对孩子的教育不是家长式的,而是将孩子放在平等的地位。批评时,也看到他们的优点,根据各人的特点,因人施教。他们要求孩子诚实、讲真话,不能以强凌弱,这几乎成了他们的家规与道德底线,违反了是要受惩罚的。冰心惩罚孩子的方法很特别,先是让她们用肥皂洗嘴,然后喝奎宁水。奎宁这种药是治疟疾的,其苦无比。几次下来,孩子们记住了,不能再说假话。

        从日本归来后,周恩来总理曾经在西花厅会见过他们,问到孩子的情况,冰心告诉总理,儿子吴平在清华大学读建筑系,两个女儿都在上中学。总理就提出,新中国刚成立,急需外语人才,你们家的条件好,是不是让孩子们去学外语?这回,他们听从了总理的建议,两个女儿都报考了外语系,后来成为北京外语学院一流的英语老师,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外语人才。

        自从1953年吴文藻分配到中央民族学院任教以来,他们一直居住在和平楼一套不到100平米的单元房里,中央有关领导批示拨专款为他们建一座小楼,但冰心在感谢之余婉辞了。后来,在用这笔钱建起的教授楼里,分了两个单元计七间房给两位老人居住,总共有一百五六十平方米。因为老人需要人照顾,其中三间给了吴青一家,由他们承担照顾父母的责任,其他两个孩子以及第三代,周末来此共进晚餐。许多拜访过冰心的人,都到过这里,中央民族学院教授楼34单元。吴文藻在搬进不久后逝世,冰心一直居住到离开这个世界。除此之外,他们没有别的任何房产。

        1965年,随着吴青与陈恕的儿子陈钢出生后,第三代的孩子先后来到这个世界上,与普通人家一样,也是隔代亲。就在第三代先后降生之时,正处“文革”时代。冰心和吴文藻自然受到冲击,抄家、批斗、关进“牛棚”,之后是下放劳动改造。第三代也随着各自的父母,散落各地,但是关爱之情,却是从未停止。在第三代中,孙子吴山学习不稳定,脾气有些暴烈,时与周围的人发生冲突,以至打架斗殴。为此,爷爷和奶奶没有少担心。为了知道他的学习与生活情况,一段时间,冰心要求吴山记日记,每周带来给奶奶看,看过之后,便在日记上写评语、订守则,敦促孩子的进步。从中可以看出,给孩子们真善美教育的冰心奶奶,在自己的孙子身上,也是花了心血的。

        (《中华读书报》7.1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