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称,教辅乱象早有其事,《英语周报》绝非孤例。
在最风光之时,《英语周报》遭受重击。6月5日,中央电视台报道称,《英语周报》使用同一个刊号发行100多种报纸,“涉嫌非法出版”。
逢时而生
闫晓天是山西师范大学外语系的退休教授。1983年4月的一天,他走进了校长的办公室,要求办一张面向中学生的英语教辅类报纸。
山西师范大学外语系学生毕业后大都在当地从事中学英语教育。在带领学生实习期间,指导教师刻印了一些试卷,作为教辅材料使用,意外地受到师生欢迎。外语系的教师遂有了把这些试卷连续出版,服务于更多学生的念头。
就这样,一份名叫《中学生英语辅导》的报纸在山西师范大学所在地临汾市面世,闫晓天担任社长兼总编辑。这份八开四版的报纸每期定价0.2元,一学期共16期报纸。
当时,“文革”过后百废待兴。全国中学英语教学全凭人教社一本教材,师生尚不知教辅材料是何物。当这张报纸出现在校园时,一时订者如潮。
风光无限
1985年12月,经新闻出版署批准,《中学生英语辅导》正式更名为《英语周报》,1988年,《英语周报》的期发行量由原来的几万份达到100多万份,上缴利税723万元。
专家称,正是高考的“魔力”,成就了《英语周报》等教辅类报纸。数据显示,全国平均每100名学生,至少有半数以上的学生订购教辅类报纸。
与新闻类报纸依托广告盈利不同,教辅类报纸盈利模式大多限于发行创收。教辅类报纸是为教学服务的,而教学内容是可重复的。这就决定了教辅类报纸的稿件来源有约组与积累两种途径,大大地压缩了办报成本。
同时,发行部门只要建立起同学校、老师的良好通联关系,教辅类报纸的订阅活动就可以循环往复。
“一号多版”
2001年秋季开始,我国中小学教材编写出版正式引入竞争机制,改变了过去指定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独家编写出版的方式。于是,英语教辅类报纸纷纷变身,由当初的一号十几版变成现在的一号近百个版。
在此大背景下,《英语周报》出版了外研综合版,人教版、北师大版等30多个版本的教辅报纸,100多种报纸涵盖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个阶段,都是使用CN14-0705/(F)这一个刊号。
专家认为,这是教辅类报纸的行业特性所决定,“你不可能办一张报纸满足所有年级的学生。”
不过,“一号多版”的确与国家相关规定抵牾。新闻出版总署于2005年颁布实施的《报纸出版管理规定》第三十二条规定:一个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只能对应出版一种报纸,不得用同一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出版不同版本的报纸。
截至目前,对于央视的报道,《英语周报》未作公开回应。
(《南方都市报》6.13 王銮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