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2年06月02日 星期六

    叶群“选妃”到江苏

    《 文摘报 》( 2012年06月02日   05 版)
    最终被选定的张宁来自南京

        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叶群为了寻找一位称心如意的儿媳妇,不惜发动林家遍及全国军、政界的亲信,非法炮制了一场涉及面广、持续时间长达三年的荒唐“选妃”记。其中,“自古出美女”的江苏无疑最受“重视”。至今深藏在江苏省档案馆的史料显示,叶群派出的“选妃小组”共20批43人次到江苏选妃。

        堪称新中国最早“选秀”

        从史料中可以看出,叶群当年提出的“选妃”要求,可以一个“美”字概之,其它包括出身、政治面貌等都可以不顾。

        秉承叶群“旨意”,来苏的几位“特派员”对地方经办者也下达了类似指令。如胡敏(林彪亲信邱会作之妻,江浙区“选妃”负责人)就曾明示,“所选女子需要未婚,年龄17~19岁,身高1米6到1米65,初中以上文化,身体健康,举止周正,外貌出众……”

        “为了迎合叶群完成任务,林家在江苏的追随者们还秘不外宣地‘举一反三’,定出更为细化的标准。”江苏省档案馆管理部调研员刘建说。而这些放之当下犹觉严苛的标准,清楚记载在史卷档案中——

        双眼皮,高鼻梁,小嘴巴,瓜子脸;皮肤白里透红,细嫩光滑,细腻而无反光,最好有两个酒窝;没有疤、痣、斑、点;头发眉毛浓而乌黑,牙齿白而整齐,嘴唇薄而不翘,口角不上不下,鼻孔不露不勾,眼珠黑白分明大而有神;身材苗条,不胖不瘦,胸挺肩平;要淡美而不要艳美,要古典美和现代美的综合。

        “除了看容貌、身材、风度、魅力,还要称体重,量身高,要看举止包括谈吐、步伐、坐姿、睡眠等,更要考察气质、机智和才气。”

        档案显示,“特派员”们到江苏后,一般先布置各县市初选。如无锡市通过初选选中240多人,南通则是222人,而“生产建设兵团8个农场美女很少,一个都没选到”。

        所谓“初选”,很像是如今一些选秀赛事,以南京为例,“1969年夏,选人小组驻扎江苏饭店,配两辆专车,对南京市内的中学生进行挑选,有的先看学生照片再看人;有的先听学校推荐,再到教室查看,然后集中开座谈会……”

        但凡初选合格者,都会被拍摄三寸正面、侧面及全身照寄送北京,由叶群母子定夺“晋级”抑或“淘汰”。

        “选妃”小组如同“狗仔队”

        “尽管阵势很大,但考虑到当时的社会风气和政治环境,叶群他们不敢太明目张胆。”刘建说。基于这种顾忌,“选妃小组”每次来苏都巧立名目:1968年10月,胡敏以“选外事人员”为由入住南林饭店;次年10月,邱会作秘书吴瑞云抵苏,声称要“招一批保健人员”;1970年7月,又称“为北京宾馆选一些女服务人员”。

        更引人发噱的,是“选妃”者们无所不用其极的找人手段:在南京,他们在江苏饭店门口看到一个女子长相姣好,从杨公井一直跟踪到中华剧场附近某工厂,听闻其人已婚才悻然而返。在海安,他们路过一个部队医院,看到一名护士刚从浴室出来,竟马上让该护士照相、体检,并连夜寄送照片去京……

        不仅如此,“选妃”者们还发明了一个个“专利”——其中之最要数“针孔照相机”:在医药箱前面挖一个小孔,把照相机镜头固定在上面,然后冒充部队医护人员走家串户,一旦发现“目标”就打开药箱按下快门。

        很多人的命运因此改写

        据不完全统计,在前后3年多时间里,经叶群指派到江苏“选妃”者多达20批43人次,“其余各地自行选拔者更多不胜数。”30万以上的女青年被挑选,300多人的照片被寄送北京,7人赴京供林家人亲自审定。

        这场闹剧也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刘建说,在“选妃”过程中,不明真相的群众在“中央选拔保健人员、宾馆女服务员、外事人员”等诱惑下,对参选趋之若鹜。一些落选者成了众人议论的焦点,当时民心淳朴难忍非议,她们不得不离职搬家。“忧郁寡欢,精神错乱甚至自寻短见的都有,断送了大好青春。”

        还有一些人,因为对“选妃”的抵制或办事不力而遭报复:“扬州一个女孩,不愿去京参加复审,被停薪停职且勒令写检查;常州一个姑娘,在入选后传出恋爱消息,被逼着和男友断绝来往;南通一个医院院长,推荐了一名有伤疤的女青年,被认为不敬首长而提前离休,女儿也受株连提早复员……”

        这其中,命运遭遇最大改变的,要数最终脱颖而出的南京女孩张宁。这个林立果一见钟情的女子,从反抗,到被迫进京,到深陷林家父母子女间复杂的关系漩涡,空得“天下第一美女”之号,失去了人生最可贵的自由。乃至其后数年,张宁在自传中留下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悲叹。

        (《扬子晚报》5.26 张磊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