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2年04月07日 星期六

    谁动了我的数字遗产

    《 文摘报 》( 2012年04月07日   01 版)

        沉睡的虚拟遗产

        微博、博客、社交网络、个人空间、论坛网帖、网游账号、通讯工具、电子邮件……所有这些,使我们有幸成为在现实财产之外,又拥有了很多虚拟数字财产的人。

        在互联网的中文百科上,数字遗产的定义非常简单——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所有的网络权益和财产。

        它的种类大致可分为四类:用户账号密码,如QQ号、MSN号、微博、E-mail、个人网站等;文件、视频、日记、网络相册等个人资料;网游用户配备的游戏装备、付费购买的电子音乐、电子书籍等;Q币等网站发行的虚拟货币。

        这些财产大多是在人们的漫不经心中渐渐积累起来。它们是如此轻而易举地就触手可及,以至于其本身的价值,一直处于沉睡之中。

        不过在网游交易平台5173工作的黄恒,从来没有怀疑过数字遗产的价值。“在我的交易数据中,一件游戏装备或一个游戏账号卖出了几万元,是常有的事。”黄恒告诉记者,“有些资深游戏玩家的账号,能值几十万甚至上百万,都能买一套房了。”

        黄恒自己私下还运营着一个淘宝店,在上面主要卖一些QQ靓号、游戏道具。一般末尾有三个相同吉利数字的账号,报价差不多在20元左右。最夸张的报价是广东珠海的一位卖家,为自己手中的QQ号“96669”挂牌12万元。

        在新浪微博上,很多ID更是价值不菲,肖俊丽此前曾将一个英语微博账号,以40万元的价格卖给了国内一家知名英语培训机构。

        英国的调查显示,53%的人在网上有财产,包括付费购买的音乐、电子书、应用程序、电影和电子杂志;大约25%的人,网上财产价值超过200英镑。其中,近三分之一调查对象认为,200英镑这一数额足够大,应由亲人继承,11%的人已经把密码写入遗嘱。

        对于中国网民的调查中,有65.62%的人知道“数字遗产”这回事,20%的人对自己的数字遗产估值在5000元以上,52.19%的人希望自己的亲人能够继承自己的数字遗产。

        但大部分的网友都认为,自己在网络上的财产经济价值微不足道,真正被看重的是保存下来的记忆。

        大公司的尴尬

        2011年,王芳(化名)的老公徐洋在一场车祸中丧生,王芳知道,徐洋的QQ邮箱里保存了大量有关两人从恋爱到结婚期间的信件、照片。她想要整理这些东西,也想保留这个QQ号码作纪念。但王芳不知道老公的QQ密码,只好向腾讯公司求助。

        腾讯公司的客服人员回复:想要拿回密码,除提供逝者本人的基本资料和联系方式外,还得提供号码的使用资料、密保资料。此外,家人还得邀请徐先生的QQ好友为其“作证”。“人都不在了,让我去哪里找这些资料?”王芳感到非常困惑。

        腾讯公司的公关人员表示:“根据腾讯公司与用户之间达成的协议,QQ号码所有权归腾讯所有,用户拥有账号使用权,这也是互联网行业的惯例,用户因此不能将QQ号作为财产处置,也不属于法律上遗产继承的范畴。”

        新浪相关员工也透露,新浪目前会根据不同事件性质做不同的处理。不过,很多网友嘲讽道:新浪目前提供的已处理事例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似乎只有“名人”才能更加顺利地得到数字遗产的继承。

        为遗产上保险

        看来不要等事到临头诉诸公堂,我们需要未雨绸缪。

        美国人杰里米·托曼,在2009年失去了自己94岁的祖母。杰里米的祖母喜欢用电子邮件与遍布世界各地的朋友通信往来。当她去世时,杰里米想进入她的Hotmail账户,通知网友们她过世的消息,但由于没有密码,这个账户无法进入。

        作为一名网络企业家,杰里米随后创办了Legacy Locker网站,来解决这个问题。

        Legacy Locker允许人们将网上账户的密码保存在这里,并允许他们在自己死后将这些密码转交给一个指定的“继承人”。

        第一年,就有约1万名用户订购了免费服务,还有“相当比例的人”选择了每月支付约30美元或一次性支付300美元,以获得网络内容备份等高级服务。

        美国俄克拉何马州的罗伯特,在父亲去世后的第一周,就收到了一个来自Deathswitch(死亡开关)网站发来的邮件,里面是父亲生前整理的一个联系人列表,以及一个网站管理员的帐号和一个网络游戏账号。这个网站会定期发邮件给会员,以确认对方是否还活着。

        归根结底,规划“数字遗产”的最佳人选还是当事人自己,美国法学教授彼得·斯怀尔表示:“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当事人把账户密码告诉可以信任的人。”“互联网网站目前没有任何的相关政策,这真是太荒唐了。”

        (《南都周刊》2012年 第12期 沈玎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