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2年02月07日 星期二

    教育看台

    不必美化私塾教育

    《 文摘报 》( 2012年02月07日   02 版)

        日前,陕西汉中的7位家长集资百万兴办了一所国学私塾。在苏州、海南、上海等地,也都出现过各种各样的“现代私塾”,受到不满现行教育体制的学生家长青睐。家长的期待,私塾真的担得起吗?

        传统社会的私塾所用的教材十分单一,学生们只学语文,而且多采用古代通行的蒙养教本《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千字文》,再进一步则读四书五经、《古文观止》等。尽管私塾教育以德育为荣,擅长文史熏陶,但面对现代科学知识和学科体系,则显得无从应对。在教育方式上,死记硬背、动辄体罚最为人诟病,窒息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纵观古今,私塾教学并没有很多人想象中那么“美好”。上海的“孟母堂”被誉为“全国第一家全日制私塾”,语文教材是四书五经,英语教材是《圣经》和《莎士比亚文集》,孩子们每天的主要功课就是背诵中外经典。另外,一个月三千多的学费对于大多数家庭而言是难以承受的。

        仅就目前而言,私塾教育仍未获得法律认可。《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适龄儿童必须入学接受义务教育,同时对于学校教育的内容也有明确的规定。而私塾多采取寄宿制,学生无法分身同时接受普通学校的教育,私塾教授的内容也与通行的教学大纲要求有比较大的距离。

        现代文明中,科学精神是必备的素养。盲目将孩子送入私塾更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教育子女正确的做法是言传身教,而不是将孩子从一个教学机构扔进另外一个教学机构,而自己则置身事外。

        (《南方周末》1.31 倪艳)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