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是否需要“国服”的话题,依旧存有争论。有反对者认为,在现今文化发展阶段,服装的潮流可以引导,但是提倡单一标准的“国服”则完全没有必要。
中山装曾一度被世界公认为中国“国服”。东华大学服装学院教授卞向阳介绍,中山装是西化的新中装,却比西服更为简便,除了不用打领带,对里面的穿着要求也不高,是一种“好看、实用、省钱”的功能性制服。
不过,这只是“国服”候选之一,被许多人认为最能体现中国女性美感的长身旗袍,在1929年的《民国服制条例》也曾被选定为“国服”,同时入选的还有一套上衣下裙。由马褂演变而来的唐装也有一定的群众基础。此外,近年来一些地方举行的成人礼、谢师礼等仪式上,也常会看到汉服等其他服装的身影。
在东华大学服装学院教授包铭新看来,中国的“国服”用任何一种已有的形式都不能代表,“中国的国服”应该是一个系列服装。他坦言,众口难调,尤其是在彰显个性的当代中国,推行“国服”必须充分考虑民族的多样性和个体的差异性,传统与时尚、民族特色与国际化等问题也不容回避。
(《光明日报》10.27 曹继军 颜维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