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12日,是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孙敬修诞辰110周年。他是孩子们眼中最会讲故事的“故事爷爷”。孩子们听着他的故事,懂得了什么是真、善、美,假、恶、丑。
近日,笔者采访了孙敬修的小儿子孙全来——
苦水中泡大
父亲1901年出生在北京南城一个贫民家庭。爷爷有点文化,就在家门口摆了个小书摊,靠说书、讲故事挣点小钱,维系一家人的生活。那时,父亲每天放学后,就会跑到书摊上听故事。
15岁那年,父亲从汇文高等小学校毕业了,转年又考上了京兆师范学校。毕业后,父亲回到了汇文高等小学校任教。如何教孩子?父亲觉得靠讲些干巴巴的大道理不行,学生们不爱听。于是,又编了一个“好学生三字经”。以后,只要他在课上大声地问学生:“好学生什么样?”学生们就会高声回答:“好学生,守纪律;爱同学,敬先生……”
开始在电台讲故事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占领了我国东三省。一天上午,汇文一小的全体师生在操场上集会,学生们纷纷把从家里拿来的日本玩具和学习用品投入了火堆,以示抵制日货。父亲还编了几首抗日的歌,教学生唱。
1932年初,电台的负责人听说汇文一小的学生会唱抗日的歌,便找上门来,希望父亲能帮忙组织学生到电台去唱上一回。那天,孩子们情绪激昂,歌唱得比平时快了不少,等歌唱完了,离事先定好的时间还差好几分钟呢。怎么办,不能让电台空播呀?父亲灵机一动,就给孩子们讲了一个“狼来了”的故事。
电台负责人对父亲讲的故事很感兴趣,便邀请他以后每周到电台讲一次故事。
后来,日本人占了北平。父亲和许多有良知的中国人一样,对日本人占我国土、杀我同胞十分痛恨,于是,他就在电台讲故事时,编了个“灭蝇歌”,暗喻日本人是苍蝇。
1956年9月4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少儿部的《小喇叭》节目开始播音,父亲的节目被归入了《小喇叭》。
“文革”中被逼改名“孙灭修”
1966年,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
一天夜里,一伙造反派闯进家来,大声地质问父亲,“你叫什么名字?”“孙敬修!”
“你反动!”“我不反动,我热爱党,热爱毛主席!”
“那你这个‘敬修’是什么意思?”父亲不相信有人会愚昧到这种地步,仍态度十分谦和地说:“我这个‘敬修’,可不是敬爱修正主义的意思。我起这个名字的时候,还没有苏联呢。”“凡是反动的东西都要改!”
那一夜,父亲没有睡好,并做出了一个决定:改名“孙灭修”。第二天,他就在楼下贴出了一张大字报,题目是“更名启事”,还去派出所办理了改名手续。“四人帮”垮台后,父亲又回到了他已阔别了10年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980年,父亲以80高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被选为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他还先后完成了《孙敬修爷爷讲的故事》、《我的故事——孙敬修回忆录》等著作19部。
1990年3月5日,父亲终于走完了他的一生。他被安葬于香山脚下的万安公墓,陪伴他的除了老伴,还有一条孩子们送给他的红领巾。
(《北京广播电视报》8.29 张宁 陈宇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