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1年07月02日 星期六

    “中国居里夫人”何泽慧

    《 文摘报 》( 2011年07月02日   03 版)

        2011年6月2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何泽慧与世长辞,享年97岁。

        何泽慧1914年3月5日生于苏州,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40年获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工程博士学位。

        何泽慧在德国的学习与研究,正身处二战的激流漩涡之中。当1943年德国与法国恢复通邮时,何泽慧给离别7年之久的清华老同学钱三强写了第一封信。

        1946年春天,何泽慧来到巴黎与钱三强举行了婚礼。婚后,他们一同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核化学实验室(居里实验室)从事研究。

        1946年夏天,钱三强和何泽慧到英国剑桥大学出席战后第一次国际基本粒子学术会议,钱三强宣读了题为《正负电子弹性碰撞现象》的论文。论文的作者是何泽慧博士。这是何泽慧婚前在德国海德堡核物理实验室所作的科研成果,这位女博士第一次将正负电子弹性碰撞现象摄入镜头,并从照片上显现出来。英国著名杂志《自然》称它为科学成果的“珍品”。

        钱三强夫妇此次剑桥之行,对核裂变产生了新的设想,决心共同突破关于铀核“二分裂”的结论。经过成百上千次的实验,他们发现,在铀核的每三百个裂变反应中,就会出现一次第三条粒子射线的情况。

        1946年底,他们进一步欣喜地发现,在第三条粒子线之外,又出现了第四条。而何泽慧首次观察到铀的四分裂现象的几率则是每万次核反应中才会出现一次。

        1947年,钱三强和何泽慧夫妇宣称他们发现铀核的三分裂和四分裂,法国科学院将享利·德巴维奖金颁发给了钱三强。西方各国报刊称钱三强和何泽慧为“中国的居里夫妇”。

        (《深圳特区报》6.21 刘深)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