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二连三爆发出来的集资建别墅、配豪华公车丑闻,让安徽电力公司成为舆论风暴的中心。
而记者在安徽调查发现,安徽电力集资建房并非孤例,国企回归集资建房在当地已较为普遍。包括江淮集团等多家国企,均在进行集资建房。据当地人士介绍,安徽烟草的集资建设房,规模更为庞大,建筑更“惹眼”。
安徽省政府一位官员很明确地告诉记者,国企集资建房在当地非常普遍,不仅如此,当地一些政府部门也在集资建房。“现在是绝对支持,否则,也不会这么普遍”。
“国家对于集资建房尽管是允许的”,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指出,“但从实际操作来看,一直没有大规模鼓励,且各个省区执行和理解不同”。此前,广州市常务副市长邬毅敏在2011年年初向视察的广东省人大代表汇报时也透露,将鼓励国有企业利用自用土地建设保障房。
国企办社会职能不只体现在建房,在其他方面也出现回归迹象。一位国资系统的人士告诉记者,以国企退休职工为例,以前都是交给社区,现在过年,国企会给退休员工过节费等,企业也逐步恢复办学、办食堂等。
国企部分社会职能回归不乏合理性,但其做法的走调却引发广泛质疑。安徽电力此次暴露的痼疾显示出:国企负责人在大包大揽过程中,如何做到公平公开的分配?如何使相关开支接受各级人大及群众监督?这些都成了很大隐患。一位国资委官员也表示:“集资建房最大的问题,我觉得是回到了老的分配体制下,好的单位和差的单位的差距,拉得越来越大。”
“现在的问题是,国家杜绝不了企业自建住宅,相关法律规范还不健全”,国资委系统官员说。
(《21世纪经济报道》5.5 孙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