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11年03月17日 星期四

    老院士不好意思跟年轻人抢讲台

    《 文摘报 》( 2011年03月17日   02 版)

        最初到北京大学兼职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运泰的热情很高。他给学生们开了选修课,很受欢迎。可是讲了两年以后,这位老科学家决定不再授课了。原因很简单——“我不能去跟年轻老师争饭碗,我很可怜他们”。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张伟平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不给本科学生开课的。虽然学生们都盼望着听院士的课,教育部也一再提倡“名师上讲台”,但对于这两位院士来说,开课令他们有负疚感。

        “我是一片好心,但是影响了年轻老师的成长。”陈运泰说,按照如今的评价办法,大学老师又要教书,又要做科研,两方面都有考评指标。年轻教师只有完成课时数量和研究成果数量,才有希望晋级。他认为,这是不合理的评估体系。张伟平还指出了一个更为现实的顾虑:年轻教师待遇较低,没课上就意味着没有课时费。

        多位院士、教授指出,青年教师的成长环境实在令人万分忧虑。他们读了20多年书,也要结婚、生子、赡养老人。国家设置了各种人才计划,跟多数年轻教师无关。在创造力的高峰期,他们却迫于生活压力,无法全身心投入教学和科研。年轻老师要想申请科研课题资助,成功率极低。很多项目不愿冒险,不肯资助默默无闻的年轻人,更愿意把钱投到那些已经功成名就的人身上。

        现在最受重视的好像是“外来的和尚”。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要有机结合起来,不要亏待那些长期立足国内老老实实工作的群体。对国家而言,人才队伍素质的提高是靠真正基础队伍的提高,光靠几个人带是带不起来的。

        (《中国青年报》3.10 张国 原春琳)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