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1998年的一部《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观众记住了梁冠华的一脸憨厚。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朴实、乐观的张大民成为梁冠华挥之不去的形象标签。然而,不愿被人物角色所束缚的他,顶住压力接下了与张大民人物反差极大的“狄仁杰”。起初观众并不接受贫嘴的老梁玩深沉,但梁冠华凭借出色表演,让这部没有谈情说爱的推理古装戏一连拍摄四部,从而令狄仁杰系列剧成为电视剧市场十年来最为火爆的影视剧之一。
观众口碑撑起“狄仁杰”
记者:出演“贫嘴张大民”之后,接拍狄仁杰这样反差较大的角色,没有顾虑观众无法接受?
梁冠华:当时是钱雁秋(神探狄仁杰系列剧导演)观看了话剧《蔡文姬》——我在剧中饰演的曹操——让钱导眼前一亮,认定我能够胜任狄仁杰这一角色。我正好也陷在角色标签化的苦恼之中,毅然决然地接下狄仁杰这个人物。
第一部狄仁杰播出后就收获了观众褒贬不一的评价。是观众给了我上瘾的力量。第一部拍摄结束后,我们并没有想到该剧会引发观众热烈的反响,狄仁杰系列剧一路走来,成功拍摄了四部160多集,狄仁杰系列也逐渐成为一种品牌效应。
演员拼到最后拼的是修养
记者:近几年很多影视剧演员都投身话剧舞台,为提升演技而出演话剧“镀金”。你作为北京人艺的演员,近几年为什么却很少有话剧作品问世?
梁冠华:现在每年也就回去排一部《茶馆》,仅此而已。作为北京人艺培养出来的演员,这些年话剧市场红火但好剧本难寻,现在的人艺也受到了这样的冲击。能写剧本的人都去写影视剧了,作品创作周期短,挣钱快。但话剧对于剧本要求非常高,就我经历的许多话剧剧本都是用几年,甚至更长时间打磨出来的。这对于话剧创作者也是一种考验,现在的北京人艺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舞台形象创作都有所流失,整体氛围不如我毕业后那十几年。
我曾经也这样问过自己,演技不弱,怎么始终不是导演眼中的宠儿呢?可能形象方面是主要的问题。不过这个并不影响一个演员在表演上的提高和发挥。作为一个演员,尤其到了四十岁以后的年纪,心里的沉淀是很重要的,并不一定要追求数量上成功。演员拼到最后拼的是修养,拼的是心里对生活的理解。
(《新京报》1.25 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