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 纸
杂 志
光明网
文摘报 2011年01月25日 星期二

观众能有更多选择吗

《 文摘报 》( 2011年01月25日   05 版)

    若要为今年中国电影市场票房过百亿的出品人摆一场年夜饭,那注定将成为少数人的狂欢。在门外默默垂泪的是沉默的大多数,它们的名字你可能听都没有听说过:《惊情》、《米香》、《打擂台》……

    有统计显示,在去年中国电影院里放映的100多部电影中,九成票房被10%的电影所占据,其中一个冯小刚和一部《阿凡达》,就瓜分了总票房的五分之一强。

    去年内地故事片产量超过500部,可最终能够在各大院线和观众见面的仅100多部,就算这突出重围的少数还要面临迅速下线的严酷现实。去年8月,陶红首次担任监制的影片《米香》在全国上映,虽然她在过生日时许下愿望,希望投资500万元的《米香》能够票房破亿元,但该片上映不到一周,就被下线,全国票房不到10万元,与焦恩俊和苗圃主演的电影《惊情》列亏损电影第一、二名。而阿娇主演的《出水芙蓉》上映仅两天就迅速消失在观众的视线中。最终留下的赚钱或赚眼球的片子无一不是商业化制造的典型中国电影,类型化、国际化和品牌化。

    所谓类型化,就是魔幻、历史传奇、喜剧和恐怖四大类型;至于国际化就是只要合老外的口味;而品牌化,只要看今年贺岁档里三国鼎立、葛优一人独赢的怪现象就明白了。

    是谁挡住了我们的眼睛?与其说是院线的饭桌太小,摆不下那么多国产电影,不如说院线生意太忙,所以只供应套餐,谢绝点菜。

    决定片源的不是影院,而是影院所属的院线。当片商把影片交给发行公司时,都会对票房有保底要求。所以尽管从理论上说影院可以直接向发行方购片,但几乎所有发行公司都会选择把影片卖给院线,而不是单个的影院——二者间的区别就像批发和零售一样明显。由此造成的现实就是:对影院来说,只有加盟了院线才会有片源;而对于院线来说,既然有些电影注定是老少通吃的票房灵药,为什么还要去研究观众的不同口味,为不同地区的影院配置不同的影片呢?

    (《文汇报》1.19 邵岭)

观众能有更多选择吗
是什么阻碍了严肃作品的畅销
日方团长竟然是他
小事定乾坤
“星二代”现象愈演愈烈
《厕所之神》走红日本“春晚”
春晚节目单被恶搞
13位词曲作家打响权益保卫战